24601 boosted
24601 boosted

老中人满足于高语境文化,痴迷于解读和创造大量的暗语,也是一种自古以来的扭曲。暗语说多了,你会失去说出正常语言的能力与勇气。所以在可以正常说话的地方,尽可能少用替代语,多说说“共产党”和“习近平”。

24601 boosted

《公民课》大纲(反洗脑版):

第一章 正本清源:重申普世价值

(从启蒙运动讲到现代国际秩序的建立,以及它在当今受到的挑战)

第二章 拨乱反正:不让提的历史错误与不让说的社会现实

(心理素质强的可以看图文版,否则看文字版就行)

第三章 现代政治文明的两大支柱: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

(不从立法与行政开始讲,是因为这是反洗脑版,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更适合的起点,而且二者也是互补的关系。学有余力者可以延伸阅读课外参考资料:《正常国家的行政与立法原则》)

第四章 如何参与现代社会的运行:公民社会与公民权利

(本章属于实操部分,可发单行本,供想要直接上手的人使用——当然,他们很快就会被维稳,然后就会反过来想,为什么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这么操蛋,哪儿哪儿都不对劲,然后就一定会买完整版的《公民课》,赢两次,嘿嘿)

24601 boosted

所以出国后,就感觉很多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和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人对比起来,中国人显得特别空,很多人像那种漂亮的玻璃,精致但是空洞。其它人都显得很有活气,譬如文静的朋友原来高中时喜欢玩滑板,喜欢宅在家的nerd朋友认识山上的所有植物,我女朋友喜欢鸟,大部分鸟的名字和习性她都知道。很多人我越深入了解,越觉得有意思,人有很多面。但很多中国朋友了解来了解去,始终是差不多的东西,因为我们十几岁时就没有了人生。

我的很多同学,直到大学毕业工作后,才逐渐开始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譬如有的朋友六点下班后去滑滑板,八点再回去加班,有的朋友开始学蜡笔画,有的开始学织毛线。我也是本科毕业出国后才开始在异国他乡重新找回人生。但用我女朋友的话说,这样非常不公平,人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责任,当我们成年了开始承担经济任务家庭任务后,才挤时间找人生,非常劳累,最该享受生活的少年时代,却被用来考试学习。

Show thread
24601 boosted

昨夜暴雨里坏掉被扔在食堂门口的伞,在今天午后晴朗阳光里像宝石
远远地看还以为是谁放的作品

24601 boosted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想找找关于黄永玉的纪录片或深度报道来看,但目前没读到做得比较好的纪念性报道,倒是在B站翻到了这个1997年香港电台为他拍的纪录片,感觉非常不错。
bilibili.com/video/BV1Us4y1y73
前半部分摄制组跟随黄永玉回到了湘西凤凰故乡,可以看到他穿行在当年尚未被旅游开发影响的凤凰老城里,讲述童年回忆和重见家人;之后有少部分是他谈及在香港的见闻,随后又转向了记录他旅居意大利的生活,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在户外写生的,又是怎样在家里写作,从镜头中露出的手稿画面来看,当时很可能他就正在写那本自传性的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最后则是他回到北京见老朋友的场面,也谈到了在最艰难的时候仍然真诚相待的朋友。
只可惜这个纪录片在B站仅有上集,下集需要去香港电台的一个关于香港历史的专题网站“岁月港台”才能看到,我还没看,但也把链接贴上来吧:

上集:app4.rthk.hk/special/rthkmemor
下集:app4.rthk.hk/special/rthkmemor
强烈推荐给喜欢黄永玉的象友们!
#什么值得看

@mogita 是匹好马哎 据说喂胡萝卜可以回血?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