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tte

要不是因为司机我大概不会看这个电影吧,看了也多半看不完。看豆瓣上打四五星的短评没几句人话,就是给喜欢这么说话的人拍的。

一开始还以为马良也是主角呢,还很奇怪为什么给司机两场秀的时间,却没给马良多少唱段,演到一半她死了又觉得前面的时间太多了。既然只是司机的角色的《泄密的心》,前面真需要那么多的另一个人的视角吗,反而像是为马良加戏了。而且很长,唱了很多,觉得也没表述出什么,发展到后面就因为司机是个坏蛋,但在两个人的关系上感觉不到互动和冲突。

什么隐喻啊,象征啊,俺也不是完全不懂,使点劲,查查资料没准也可以说点什么各个歌剧死去的女性都映射在马良身上,司机脸上的印记代表了什么之类的高级话,可是真没意思啊。觉得这种电影,和特别商业的商业片思路是一样的,就冲着某些观众的点拍,导演自己投入的算计多,还是感情多,也很难说清楚。在电影里的一切似乎都是有目的的,而正因为如此,感觉不到生气。

不过他把司机拍得很好看哦,即使那两场

320bird.biz/blog/?p=3797

M

花了好多钱啊。

只是一两百几十的东西,忍不住一会想买一个,一会儿又想买一个,加起来就不少了。

除了电影票和扭蛋扭出过一次开罗人,我好像还没怎么为亚当司机花过钱呢。感情刚发展到要收集些塑料片和周边的时候,就不好海淘了。他年纪轻又红,资源都很全很好找,也没那么迫切的,只有花钱才能看的需求。主要还是这个事情搞的,好像都是另一个时代的事情似的。

320bird.biz/blog/?p=3626

都多少年了,一到诺兰还是,难懂不难懂,时间线什么的。他自己不觉得无聊吗。

反正我对他的大型机械制造物不太能提得起兴趣。

320bird.biz/blog/?p=3586

现在的东野圭吾,回头去看《名侦探的守则》,x笑小说系列,会有感触吗?他接受并迎合了电视剧对自己作品的改变,写出过毫不可信的男扮女装桥段,为了退税或是报销,硬写了一个滑雪系列。就这样变成了年轻气盛时看不惯的大人。

成名作家可能会收到惯性追捧吧,《疾风回旋曲》如果是新人作品,出版可能都很困难,因为是东野写的,就可以花不小的本钱拍电影。

作为有原著原教旨主义陋习的观众,就这样第一次看到了比原著好看的改编作品。

仔细想想,趣味的部分是牵强的,关系到千万人生死的生化武器,痛失幼女的家庭悲剧,都不是嘻嘻哈哈能糊弄过去的,而角色们却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焦急沉痛,反而经常带着安达充的懵懂节奏。说不搭吧,可要不是这样,电影在情节上就一点意思没有了。

东野的书,不管写的好的还是不好的,主角在我眼里几乎都是四十五岁左右外貌毫无特色的形象,知道看到电影电视才会意识到,原来设定上是帅哥吗。即使是《假面饭店

320bird.biz/blog/?p=3578

今年日常拖延,看一部电影至少需要两天,多数电影不好看,第一天看过一半之后第二天不要说继续看,打开下一部的兴趣都没有。《21座桥》看到一半扫了眼时间,怕一晚上看不完,就算是很难得了。

而这又是一部毫无悬念的片子,剧情发展毫无出人意料之处,角色出场不久,好人坏人,可能做什么事全可以想像出来。

但是一点也不闷,一个半小时片长,和以前港片长度差不多,案件发展一点不绕弯子,该怀疑就怀疑,该动手就动手,枪战追逐该有的都有。不拖泥带水,一直抓着观众的传统拍法,老套是老套,但是能吸引人看下去,已经可以满足我这个程度的观众了。

我又很喜欢看陛下。

不敢在要什么自行车了。

320bird.biz/blog/?p=3560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