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首页按头推荐Katmai国家公园的live camera看熊吃三文鱼,而且有人一直在调节和zoom in镜头,刚刚还有熊妈妈带宝宝,今天上班的时候看了一天,好快乐
https://explore.org/livecams/brown-bears/brown-bear-salmon-cam-brooks-falls
之前有次和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一个朋友吐槽我们认识的某人“讨好感太重,感觉很假”。这个吐槽当下听得我挺不舒服的,但不想破坏气氛加上也没能一下子明白我的不舒服点在哪里,就没说话。
刚才和对象聊天一下子聊明白了:很多人的“讨好”背后是有ta自己的性格挣扎的。就比如一些讨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讨好是为了更能融入周围环境,因为很可能ta的成长环境并不宽容,不合群就会收获孤立和欺负就会吃很多亏,收起性格努力融入其实是一种coping mechanism。又或者,如果不试着去融入,可能就要面对排山倒海的anxiety,两害相权下努力融入反而是一个比较舒服的选择。(这两种情况我都有亲身经验所以都很能理解)代入一下想想,不讨好融入是错,结果讨好融入也成了错,可真的太难了。
有性格不妥协不卑不亢的人大家都喜欢,但做到这点不仅需要一个坚定的内心,还需要一个较为宽容的环境,而后者真的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拥有的。我也明白大家反感的是讨好感太重,做事做太过头的那种,适度的合群一般不在吐槽范围里,但事实是,学会这个“度”也需要很多时间,可能有的人在成长曲线上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倒也不是要justify讨好感,毕竟trying too hard有时候确实烦人。只是想说可以对讨好感宽容一些,也许ta们还在自己的成长曲线上挣扎,终有一天也可以放下讨好重新做人哈哈。至于我自己,下次听到让我不舒服的话尽量当场讲出不舒服(以及当场想出为什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