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听到客厅猫果断地出拳,然后喂食机掉粮,才发现这段时间猫每天给自己排二十餐

#翻越老挝的中国卡车司机 中国卡车大规模去老挝拉货,也是最近五六年才有的事情。适应了国内高效路网的重型半挂车,在老挝并不能与当地的道路相适应。司机们从云南、四川等地运过去基建材料、化肥等,再拉回老挝种植的香蕉和泰国的榴莲。在连绵的环山公路上下坡时,司机们遇到了许多困难,路烂、打滑甚至是坠崖的危险。但是总有货车司机在这一波波中国与老挝之间的物流热里,寻找新的机会。(作者:黄子懿) :sys_link: 翻越老挝“土匪山”:卡车司机的艰险跨境之旅 weibo.com/ttarticle/p/show?id=

:icon_weibo: weibo.com/1191965271/NvovFAsWn

『金马奖《石门》中日导演专访:不想去定义女性就是要柔软抑或坚强』
「“我其实也想写一个很有力量、很聪明的女性角色,但我们和很多年轻人接触,发现她们对世界的看法,是比较接近躺平的状态。”」
特约撰稿人 孙志熙 发自台北
《石门》导演黄骥和大冢龙治。摄:陈焯辉/端传媒
家禽在食物链里最容易被宰杀吃掉,黄骥觉得女性也是人类社会里最容易成为猎物的;而石头就像女性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各种阻碍,她撞到以后,自己也变硬了,生存能力因此变强了,不是好也不是坏,就是一个变化。
第六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座由电影《石门》抱得。这部影片由黄骥和大冢龙治共同执导,讲述湖南长沙一名女大学生未婚怀孕的故事。
虽然是最终大奖赢家,但其实此前,《石……
阅读全文: :sys_link: theinitium.com/article/2023112

#theinitium #端傳媒

地中海壁虎

天花板上的一只地中海壁虎,摄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Konrad Wothe/高品图像 Gaopinimages

Show thread

树尖上的世界

壮丽雨林树冠的航拍照片,摄于中非共和国。Nigel Pavitt/高品图像 Gaopinimages

Show thread

庞秀玉(续) 

(接)
真正的危机发生于1998年,庞秀玉的父母离婚了。
据庞秀玉母亲朱莉莉的说法:“他有了外遇,整天和我们娘俩吵,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没黑没白啊,实在过不下去了。”
一个大雨之夜,庞秀玉和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家暴而出逃。甚至没有带一分钱以及一件换洗的衣服。“完全是逃命一般的出走,想不了许多。”庞秀玉和妈妈在大街上没有目的地游走着,忽然间看到了一中心医院,最后二人医院急诊室的长椅上度过了一夜。
1998年 4月,夫妻二人最终协议离婚。母女二人分得了4万元人民币。
那时候,成绩不佳的庞秀玉正在复读初三,但复读之后,成绩没有起色。
她没有通过中考,自此失学。
而朱莉莉也在同年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一技之长的初中毕业生能干什么工作?
她去餐馆当了服务员。月薪500。母亲朱莉莉则在人家当保姆。
很快,庞秀玉遇到了一个大她十六岁的男人。
男人说要供她 上学,给她买书,让她继续写作,圆她的文学梦,还说要娶她为妻,给她幸福。
之后,一切我们能想象的事儿就发生了。
庞秀玉发现,她其实不真的认识这个男人,不知道他的老家在哪儿、不知道他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不知道他不在自己身边时都和什么人在一起……男人会随庞秀玉一起喊她的母亲为“妈妈”,但却不会多谈一句关于自己的事,每次问他都会草草敷衍几句,问多了就会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说什么“很累了,别总说这些,跟咱俩的生活没关系,你知道我爱你就好了。”
而她怀孕了。
1999年12月,她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
令人措手不及的是,2000年11月,一对双胞胎女儿又诞生了。

庞秀玉只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社会经验为零的女孩子。
她对男人只有一个处理模式:一次又一次以死相逼,“一哭、二闹、三上吊,只要他来,我不是往脖子上勒根皮带,就是举着把菜刀,要不就站在窗台上。”回忆起那段日子,她说自己把所有自杀的招都想到了,就是为了试探男人对她是否真心。
但这一切都没有用,终于有一天,男人不再上门。
2001年春天,庞秀玉以三个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男人给付抚养费。在案件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秘密———一直告诉她是普通公司职员的男人竟然拥有大小两家公司,个人财产超过700万人民币!
就在她以为生活有望的时候,男人与妻子迅速离婚, 700万个人资产全部转让给前妻和前妻的父亲,并辞去公司一切职务,离开天津不知去向。法院最终判决他每月给付三个孩子抚养费总共1200元。
2005年,三个孩子均近学龄,庞秀玉卖掉了她唯一的财产——当年用母亲离婚所得买到的房子。同时向报社求助。

报社发出她的求助信后,获得了各界反响。
全社会都在反应家庭教育及语文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让一个才女沦落至此。
而我在报社工作的朋友,向我直言:对庞秀玉印象不好。
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单亲母亲,重视打扮到了离谱的程度。
有些地方说了谎,在追求戏剧化的效果。
言谈举止又暴露出来头脑极其简单,比如给报社的求助信上,就直接说 “不知道贵报能否帮帮我们一家人,我只希望借贵报一角,能找到一个有能力帮我分担养育子女重担的有缘人。”——白居易的琵琶女,只怕都不至于有这觉悟。

但反正,天下的事,只要你求,多半能求到。
庞秀玉求到了,她再次当了小三。
在2005年的公开征婚中,庞秀玉确实得到了不少的关注。“其中有一个南方人,写给我的材料很真实,包括他的姓名、公司名称都有,他说他也曾经历过复杂的感情经历,愿意接受我的过去,还说愿意我去调查核实。”这个男人大她三十多岁。
庞秀玉把孩子放在天津,只身去了南方,但相处的回忆并不愉快。
庞秀玉做饭,男人不爱吃。
她擦过的家具,男人都要用手摸一摸。
男人愿意养她,但不愿意养她的孩子们,还安排好了,哪个孩子送到哪儿,下家都找好了。
五年后,庞秀玉离开了这个男人——但她身边,又多了一个儿子。

庞秀玉的最后新闻,停在2011年,之后没有新的了——她已经老了,老得不能再当小三了。

Show thread

庞秀玉 

@作家叶倾城 微博写了庞秀玉的故事,节选一下。
(让我呕吐的是,评论一堆人说她自己不知上进不知xx。叶也认为她好吃懒做。我很好奇这群人如果出生在同样的困境里是否能做的更好)
(庞从童年就被扭曲,可以看出有严重的心理疾病。某些人幸运并不能成为鄙视他人的理由)
————

2007年,我在报社编辑文化版,我写到了一位单亲母亲:
庞秀玉,她初中未毕业就去酒店打工,被客人灌醉后强暴,后来半推半就成为四十岁男人的情妇,在三年内为人家生下三个小孩。
始乱的结果,无非是终弃,她沦为单亲妈妈,三个孩子,还有一个病重的老母,也要依赖她。

……庞秀玉是曾经全国著名的少年作家,她15岁那年,《天津日报》不惜拿一个半版刊发长文介绍她。
她出生在一个连电视冰箱都没有的家庭里面,小学就发表数万字,屡屡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奖,领奖一直领到人民大会堂。与巴金等文豪通过信,也得到过中央领导的题词。她初一就同全国其他十几名中学生一起出访日本。
据说出版习作选《希望》后,签售签得手都肿了……

庞秀玉的父亲庞毅,据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怀才不遇,于是他把所有的理想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在庞秀玉的记忆里,读书写作就是疼痛,直接的皮肉之苦。
“从一会写字就要写东西,不写或写不好都要挨打。”
父亲把她的课余时间精确到以分钟计算,每个时段要读什么书,写什么东西都必须认真、准时完成,稍有懈怠轻则一通训斥,重则直接拳脚。
不过十岁左右,她每天就至少要写两千字。
庞爱玉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领悟到什么是“累”——午夜之前睡觉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好像没有童年,也没放声大笑过,我儿时的时光全部是在读读写写和思考中度过的。”

庞秀玉的母校是华宁道小学,当时只是个文静内向的女孩,虽然作文水平高于其他同学,但总体成绩并不突出。
是他们父女把一摞奖状放在校长面前,学校才开始关注到她。
随着庞秀玉一夜爆红,她的名气确实给她的家庭带到了利益。
“参加社会活动的分量要比学习重要,如果是我,也许也会这样判断。”庞秀玉父亲的一位朋友如此解释:“那是一个名人效应刚刚涌动的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一旦出名后,便可以名利双收。”
的确如此。朋友、邻居有目共睹。“他们家变了很多,有人送了电脑,很多人来赞助。”
出于爱惜才华的想象,她被天津市实验中学破格录取。
但只有十几岁的庞秀玉并不热衷于此。
“每次参加社会活动时,庞秀玉都没有太多的表情,没有高兴,也没有反感,她只是按照父亲教她的去做,像个木偶。而到后来,庞秀玉干脆不说话了,庞毅扮演了孩子代言人的角色.。”基于对庞秀玉的重视,实验中学专门派出一位老师陪同她参与社会活动,

庞秀玉的荣誉之路还在上行,自庞秀玉小学三年级开始发表文章,三年中,就已经累计发表文章 4万多字:
1991年在中央电视台与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的《我的家乡》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1992年在全国作文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小学文学社作文大赛”和第二届“文心杯”作文大赛中蝉联两个一等奖;
同年又在天津文学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精短散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1993年在《少年文艺》主办的“全国中小学作文诗歌大奖赛”中一举夺魁,荣获小学组唯一一个一等奖;;
1993年 12月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再获一等奖……
鉴于庞秀玉在文学上取得的成绩, 1993年 11月 11日,庞秀玉入选国家教委管理信息中心编撰的《中国青少年年鉴》和《中国当代少年英才大辞典》。1994年她又荣获“全国文学十佳少年”称号。
随即,出版社又帮她出版了个人文集,各大书店开始邀请她签名售书。
出书后不久,“宋庆龄基金会”开始关注庞秀玉,将第一批奖学金颁发给她,并让她随中国中小学生访问团一同出访日本。

但故事的负面是:社会活动占据了她太多时间精力,她跟不上学校的功课了,物理数学都长期在零分附近徘徊。
另外,家境的贫困也让她自卑。刚入学的时候,大家对她好奇,觉得她是名人。但她与同学们家境、思想、主旋律全无共同之处,她被自然而然排在了同学之外。
但这些,在当时并不要紧。
虽然她成绩差,但既然能破格入中学,也许也有机会破格进入大学呢?比如清华降分60录取之类,还是有可能的。

(接)

最近跟欧洲同事交流增加,有很多年纪很大的女同事,我觉得对我触动也挺大的,早几年在北京时我很少见到35岁以上的女同事,有时也不免惶恐,她们都去哪儿了?等我到了35岁也会像她们一样消失吗?

现在我看到很多50+,60+头发花白已经做了奶奶的女同事,她们有的做助理,有的做到VP,还有的跳槽去了别的公司,前几天有个女同事跳槽到我司,她已经60岁了,我还是挺吃惊的,我到了60岁也还可以换工作的吗?当我跟她们聊天时,有个女同事跟我说,她喜欢新事物,每隔三五年就会换份工作,而她女儿已经20+了,她给我们演示做workshop,生机勃勃。

我觉得女性榜样是很重要的,即使不是多杰出的榜样,女性在这些场合的presence本身对年轻女性就是一种激励,它代表了一种可能,它抚平不安,它简单地说:女性可以。

很想描述我对于某些类型cp的隐痛。之前反反复复写了很多东西,后来发现这张图就够了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吃家附近菜市场一家店卖的卤鸭。是带点汁水的,特别入味,又不肥腻。
后来搬家了,就很少吃到了。再后来去外地大学,工作,出国……
偶尔会很想念那个味道,但也只是想想。中超买的成品卤鸭翅鸭舌,和那个味道并不一样。
昨天偶尔看到一家新出现的中餐外卖,点了烧鸭饭——我以为是那种广式烧鸭——确实是,但餐馆又做了点改良,带了底菜和一些汤汁。于是尝起来,竟意外贴近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在因为疫情封城第N个月的欧陆北疆,吃到这样的味道,
有点开心,又有点惆怅。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