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我最近的id所显示的,北半球(此处指北回归线以北的北半球)现已进入2022年挖地球时间。
1、什么是挖地球
挖地球是指在种东西。如果你可以直接挖地球,那当然最好,如果只能盆栽,那当然也是光荣的挖地球行动者。
2、如何挖地球
2.1 只要是你附近的苗圃出售的树苗,无论灌木、乔木现在都已经可以下地。为了防止可能还会有的霜冻,请在地面铺compost、木屑、木片作为保护。
2.2 大部分从种子种起的菜和花,可以开始育苗了。请在室内(或者暖棚里)育苗,保护我们可爱的苗宝宝。在室外温度达到种子包装上的生长温度后再拿到室外。
2.3 现在开始,是球根下地的最后窗口期。春末初夏开花的球类或者裸根可以种下地了,比如鸢尾、马蹄莲、铃兰、荷包牡丹等等。
2.4 已有的植物,可以修建、翻盆、铺均衡类的肥料和营养土、清园。
3 如何对地球更友好
3.1 以堆肥(compost)代替泥炭,泥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3.2 购买你家附近苗圃的植物,它们更适合你家,也更少碳排放。
3.3 减少使用化工合成药品,比如清园可以使用和硫合剂、铜液,减少对地下水和泥土的污染。
3.4 减少使用塑料花盆。陶盆是最好的,但它可能过重了并且容易打碎,也可以使用再生纸做的盆子、植物纤维花盆等。
为了生存我们需要挖地球,但我们可以尽量把自己从土地里拿走的东西还给它。
这个焖面我做了好多次了,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肯定,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以下是按时间线顺序描述。
1、揉面团。我用的小高姐的手擀面比例,面10水4.5大概,具体可以微调,水用室温水,化一点碱面,放一点盐进去。这个面团一开始会不好揉,不过没有关系,把揉不进去的干粉包在面团里,保鲜膜裹住放一会儿去做别的事情。为什么选择这种硬面团呢?因为它最终的生面条成品表面就是光、硬的,不需要再扑粉,焖的时候就不会团在一起。
2、过半个小时来揉几下,很明显干粉可以吸收进去一部分。
3、这时候开始做菜的部分。我比较喜欢用长豇豆,油豆角也可以,洗干净,切成自己喜欢的大小,我会把长豇豆切成三四厘米长。
4、起一个油锅。下干辣椒(可以不要)、姜片、破开的蒜瓣爆香,加花椒也可以但是记得爆香之后要捞出来。加一个八角、一片香叶朝朝,下肋排(别的肉类也可以,比如我今天用的是焯过水的牛腩)炒几下,加黄酒、生抽老抽、一点点糖,多加点水,煮开转小火。这时候可以把八角、香叶捞出去。
5、把那个闲置的面团再揉几下,这时候已经变软并且内部粉水均匀了。分子运动真了不起。
6、肉煮到半软不软了,就把豆类放下去煮,煮开,改中火,收汤收到水刚好覆盖住固体。
7、这时候可以去做面了。手擀面的话请参考小高姐的手擀面视频,我是用厨师机的面条扩展外接设备轧的。我女儿喜欢吃粗一点的宽面,比较有嚼劲。
8、把这些面都均匀地覆盖在汤的表面,开大火,让下面的蒸汽往上冲这个面。
焖两三分钟,打开锅盖,把面条跟汤一起拌一拌,绝大部分面应该都是根根分明的,如果有偶尔黏在一起的,就用筷子轻轻分开,一边做这件事,一边等于是收汤。
9、最后就差不多了。盛出来。
10、加蒜泥。蒜泥有两种加法。
10.1 生蒜泥放在成品的表面,热油淋上去(不淋也可以)
10.2 起一个小油锅,蒜泥放进去炸,炸到淡金色就可以倒出来了,因为它的余温会让它继续自加热到金黄色。我女儿喜欢这种吃法。
在2020年夏天,罗大佑在鹿港、台東、花蓮、宜蘭开了四场直播演唱会。说是演唱会也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这组演出的形式并非在体育馆或者音乐厅,而是全部在开放性公共空间,如街头通勤码头、公园等等,事先也无售票,只是预告直播,观众有粉丝也有路人、路边小店主人。听罗大佑已愈30年,他的作品从未过时,此次在covid中采取这样的演出形式也是一种对音乐与人类共同空间生活关系的探索,罗大佑的确永远在用音乐探索和干预人类生活与现实。
spotify收听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7vyeQmkvp0Q75YbecY8TXj?si=kNy1MNnnTn6kH8GYkCAWrg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搜视频看,路人的反映、他一些发言是很有意思的。花莲那场在海边,旁边是防洪堤,当天有台风,看现场真的有大风大雨。
俄勒冈历史协会网站最近有一个在线展览,讲广大美西北太平洋群众喜闻乐见的Fred Meyer是怎么发家致富的。
https://www.ohs.org/museum/exhibits/the-fred-meyer-story.cfm
这个网站还有一些其他有意思的内容,都可以看看。
或者有人有兴趣
刚刚颁奖的格莱美名单里有一组台湾获奖者:萧青阳和他的女儿萧君恬,作品是BEGINNINGLESS BEGINNING,奖项是唱片包装设计。
设计思路据说是来源于布袋戏,我手中没有实物唱片,不能拍摄分享,不过唱片内容也是挺有意思的。
每支曲子由两部分元素组成,音乐和自然。
音乐是淡蘭古道国乐团演奏的传统国乐,如《梅花三弄》、《潇湘水云》、布袋戏选段等等。
自然部分是淡蘭古道沿线录制的溪水风声虫鸣鸟叫。
两者结合,是音乐,也是自然的溯源追古。比起,意境上更拙朴自然些,个人最喜欢溪水里流淌的《梅花三弄》和虫鸣中的《潇湘水云》。
spotify上有整张可听,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n1FT4TfIssq7w43kmPh39?si=sd_otO2CQBGpgZA4pvq_Qw
这个地址在直播最后一架波音747交付,farewell, queen of sky
https://www.youtube.com/live/Oe5rUGhDcgc?feature=share
繁星已然无用,把它们都熄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