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ned post

一直有“艺术家不应该碰政治”或者“xx职业不该讨论政治”的说法。
但政治本来就是对世界的认知的一部分,作为一个人你本来就应该去了解它,它与你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应该讳莫如深、不能谈。 ​​​
我们本应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人类、了解自己,去看历史,看政治、看心理学。
去区分哪些是教化,是无关对错只有关选择的,而哪些是像宇宙运行一样不可否定的规则。去质疑和推翻你从小到大所接受的观念。
当然不这样做也并不十分影响生活,但就是很可惜啊,人不该这样。 ​​​

Pinned post

简单的分类便于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因为人们为了走捷径,惯于用“图式”的方式进行认知。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就是这样,就只能这样,比如非生理的男女之分。
遵循着社会语境中的一般定义去生活自然会比用自己的更加合理和复杂的定义去生活少很多困难,但你就永远没有机会意识到这个世界有多么复杂精巧,只会抗拒了解自己不熟知的一切。 ​​​

Pinned post

感觉减少或不使用网络用语有利于维持语言表达能力和避免自己的情绪被量化。
某段大量使用网络用语跟朋友聊天的时期让我觉得自己语言贫瘠,并且无话可说。

Pinned post

人的行为由动机驱动,而动机只有利己,哪怕行为的表现形式是自毁、自伤。
利他是一种利己过程中的副产品。

Pinned post

表达必然是扭曲的。
当把想法变成文字时,它经过前意识和无意识的编辑,必定已经偏离其本意了,但比“背叛产生那一刻的真实”更惨的是灵感稍纵即逝——在将想法处理成文字的同时,它的质量也在不断衰减。

活到现在如果不算《安徒生童话》之类,看过的小说有10本左右,其他都是纯理论。对我这种功利性的人来说小说好像没什么意义,从理论里能学到知识,而小说看完只不过是多知道一个故事或几句“名言”。不过也难说是本身就不喜欢小说才看得少,还是因为看得少又总是踩雷才不喜欢。

发现客观概念在被消解时就该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了。

眼浅的我本人还是功利一点更快乐。看喜欢的方向的东西不如看实用技术,毕竟一点点成果都能立马反馈看得到 :blobcatsweat:

相信决定论,所以对人生态度消极,没有拼劲。
命运能改变吗?我不信。
有“命运能改变”的想法恰恰是因为命运先把你推到了这一步——没有其他选择了。决定论是一种无法摆脱的循环论证,所谓改变命运只是反向证明了决定论。如果一盘棋里你所能下的位置都是对方早就算计好了留下的,那你怎么能说落子的位置是出于自己的意志。

在网易云、声破天、apple music三个平台都经历了一遍列表歌曲听着听着突然没版权。:blobcatfearful:

我唯一坚持下来的事是做事半途而废。

看个书评都能被刺激到。
一点进去评论区网友的主页,怎么学历史的都人均精通800门语言啊?哪里来的这么多时间?
好,今天开始自学语言,打个时间戳。

《被解救的姜戈》是偶然在电视上看到的,当时年纪还小,思维很简单,就是觉得“怎么又有男女爱情故事”以及“这个管家怎么这么坏,不知道跟主角作对没有好下场吗”。
后来逐渐明白,与敌人媾和的同类为了表忠和划清界限,一定会变得比敌人更加凶恶。

教育使我成为一个无神论者,但没想到反而掩盖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成为了“科学”的信徒,并且还不自知。
成年以后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摆脱科学万能论。

进入了瓶颈期。我可以什么都不需要就坐在那呆滞很久,这是常态。
越来越无法无法忍受延迟,文献里的东西不能立马转变为现实中的产物让我烦躁。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