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枰记 刚刚那段模拟法庭也太精彩(并且看得我太提心吊胆)了。

谢谢九人做慈善我明天再看一遍以后有机会补票钱 :drunk_2:

#双枰记 明早【十点】B站“话剧九人”直播间还有一次直播,请大家一定要去看,一定!!!!!

#双枰记 人物配置和 #蒋公的面子 有相似,但是主题为“民国言论自由第一案”,较蒋公的“赴宴”困境更为沉重严肃。“共匪”、“青帮爪牙”、“亲蒋份子”,三位年少知己共处一监狱,冲突激烈,情谊也极其真切。
可以看出剧作者是真心实意地、赤诚地、甚至可以说毫不遮掩想要探讨一些事:从政府与国家的关系、言论和思想自由,到伸求主张的方式、极端暴力行为的后果,以及对“正确道路”的不断反思,作者借民国几位知识分子的口全都说了出来,直白到我一度担心直播间被封。程一开始闹脾气时坚称自己走的是正确道路你们这些不正确的当然要被消灭,使两位朋友非常气愤直骂你将来不过是要独裁,而最后冷静下来,也说自己不断地在推翻自己。郎接话说,也许曲曲折折的道路才是最切实、最真实的道路。
而在这曲曲折折中,他们也终究放下了道路的分歧,而选择了友谊:“你若死——程婴杵臼”。

感谢话剧九人做慈善,明早十点B站直播间还有一场。希望未来能够给九人补票钱。顺便根据我经验这戏还是得早看,一旦火了可能有些东西就会被改没了。

#观剧Repo

#双枰记 然后一些私下的感慨也还是“他好爱他”【】

#双枰记 当我看着这剧心里担心“直播间会不会被封”“这剧还能不能演”的时候,我大抵是和那唱大鼓的女人心态类似吧。

#双枰记 缺点当然有,虽然我并不觉得这故事松散,但是穿插叙事当然一定会带来松松紧紧的毛病,这点就不如蒋公自始至终在茶馆的争论。两个女性角色的塑造还是有些苍白(和蒋公一样的通病!),她们的故事只是三人故事中间让人可以休息的点缀和插曲。
只是我当然还是愿意给这样的真诚作品打上满分,也不愿看《浪潮》那个红色戏里苍白的喊着女权主义口号的冯铿。

#双枰记 探讨半天主义,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情”字。

#双枰记 我说我喜欢文人“没用的吵架”,是因为我他妈厌倦了当下那个唯一“正确”的结论——所谓“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敢于最终不下结论,敢于质疑走过的道路,敢于把情谊置于主义之上,就已经是一个反叛的姿态。

#双枰记 我现在想,两位女性的叙事是不是用对话而非独白会更好。

#双枰记 郎:为君风露立中宵……
我:啊~他好爱他~

#双枰记 我觉得我有点没法回头看四张机了,看到活的求三野我可能会伤心……

#双枰记
“拿着吧,没准哪天你就改主意了呢。”
“没准哪天我就死了。”
“你不会死。”
“谁还没有那一日。”
“若有那日——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
“庭上见。”

#双枰记
强行把最后的序言听写出来了,很多地方不确定请大家补。(这真是我做过最难的中文听写了……)

编辑:2022年10月14日,话剧九人将这段书序的字幕版视频发了出来,省去我听写之苦:video.weibo.com/show?fid=1034:

余弱冠之年,与挚友郎世飖、卢泊安同著此书。三人因棋而识,棋盘者,枰也,是为《双枰记》。前半部为少时所写,尚显神完气足。而后几近夭折。时隔二十年,狱中重提旧笔,不知何日得见于世。
想余三人,劳碌半生,多不可解。又恐天不假年,欲效张岱墓志铭为此书作序。状岁喜功名,实则既不能识人,又不能察势,直意孤行,致多方树敌;或又书生掌兵,时常自苦,夺利争名,技不如人;或又才华满腹而无一专精,学书不成,学世不成,学文章不成,学稻粱谋亦不成。遥思往事,是报人,是学人,是党人,是愚人,是烂柯人也已矣。
忽焉二十年来,总成一梦,竟不曾有悔。盖因天下之看灯者,看灯灯外;观棋者,观棋棋外。唯有身入光中、影中、棋中、局中,方知曳尾于途,非困于一己之胜负。局中虽有黑白,救国却无定法。所依凭者唯胸中灯烛一点,展转相环,旋转飞覆,而灯不倾灭。

然后跟的南京白韵是“少年听雨歌楼上”那首。

Follow

@flyover 呜呜呜我看剧的时候就好想记下来这一段!(但是昨晚和今天的线上都没赶上)谢谢皮! :ablobcatheartsqueeze: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