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o is one of the many independent Mastodon servers you can u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fediverse.
Hello! mas.to is a fast, up-to-date and fun Mastodon server.

Administered by:

Server stats:

11K
active users
如月中天<p><a href="https://mstdn.social/tags/%E6%B3%A8%E6%84%8F%E7%BC%BA%E9%99%B7%E5%A4%9A%E5%8A%A8%E9%9A%9C%E7%A2%8D"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span>注意缺陷多动障碍</span></a> 现在来介绍一下更复杂的观点。一个生性冲动的孩子——例如,他在杂货店乱跑,打翻东西,将手机丢进马桶,拽猫尾巴,偷兄弟姐妹的日记,他的老师每周甚至每天都会怒气冲冲地从学校打来电话——并不是一个容易抚养的孩子。考虑到ADHD强烈的遗传特质,如果父母中的一方或双方可能正受困于ADHD或至少有许多类似的症状,就会让所有困难呈指数级别增加,并引起家庭混乱。ADHD患者,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儿童,往往都很冲动,他们无意识地打破他人的个人界限,泄露秘密,反应冲动。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家庭的和谐。此外,一个心烦意乱,疲于应付未支付的账单、未完成的任务和肮脏厨房的家长,不具备“权威型”教养的心理条件。这样的父母往往不能保持冷静,并设定明确、坚定的界限,最终导致儿童行为的恶化。严重分心的父母也许不能为他们的孩子提供最好的医疗条件,因为ADHD患儿通常需要在复杂的医疗系统中完成治疗,并定期服用医生所开的处方药。</p>
nobodynowhere<p>之前有香油评论推荐我买盐麴shio-koji,周一顺路在日本超市买了一盒以后三天以来用得根本停不下来,世界上最伟大的调料,没有任何抢戏的口味但就是可以软化肉质去除异味提升鲜度,而且单独用它就可以腌制不需要搭配十来罐调味料这个酱那个粉(和我一样总是觉得北美猪肉鸡肉买再好的品质血里还是有异味的宝宝都懂 :parrot58: ),腌了Branzino一两个小时立刻无痛做出鲜掉眉毛的蒸鱼,受网上视频启发腌了牛排果然快速获得媲美干式熟成的风味,隔夜腌好第二天拿出来加一丢丢豆豉和蒜末蒸出超嫩排骨,想必用来处理更经典的鸡肉或者三文鱼更是不在话下,刚把买的一条sea bream腌上,宝买的盐麴三天下来已经一口气用掉半盒了,无敌的</p>
炎亚纶否认爱汪东城<p>感觉只有是我产品的情况才能叫我的攻我的受,不然只能叫我的受和受的攻,或者我的攻和攻的受</p>
还想和你谈论宇宙和天空或是<p>读小说:这人怎么画自己看不懂的法阵<br>现实,与现代计算机大战时:不知道这段什么意思但抄了之后发现真不报错了</p>
勾心豆角<p>黄桃罐头保质期是15个月,<br>可乐要在打开后24小时喝掉,<br>吻痕大概一周就能消失。<br>两个人在一起三个月才算过了磨合期,<br>似乎一切都有期限。<br>这样多无趣,我还是喜欢一切没有规律可循的事情。<br>比方说现在,你突然转给我50块,说今天是肯德基疯狂星期四,让我做你的堡堡</p>
芋泥麦麦麦旋风<p>(突发感触)就像很多男的看起来文质彬彬相处一段时间才发现底层还是直男癌,很多女的看起来开放包容相处一段时间才发现底层还是TERF。</p>
盆栽 :ikeasama019:<p>www好可爱啊野马</p>
她太美<p>世一流级别的无赖,不要脸。</p>
善妒的杂种<p>没有鳍的海豹,没有翅的信鸽,很干净的红薯。</p>
盆栽 :ikeasama019:<p>看到南周发了逆天文章,说【不可能把正常婚姻当中丈夫不顾妻子意愿的性生活定性为“强奸”】。看得我觉得那我不顾丈夫意愿拿罗马大帝捅他应该也没啥问题吧。<br>虽然配了免责声明说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还是看得一愣又一愣。<br>仔细一看作者还是刑事律师。<br>好好好。</p>
城中村闲散人员脆皮阿珍<p>8岁自闭症男孩在大理参加户外夏令营时走丢,一直在搜救,至今超过72小时。这两天又下雨,难度大。最关键的是走失男童不会对别人的呼叫有反应。</p><p>每个谱系儿童的“程度”不一样,不知道这个男童是什么状况。我代入了谱系儿童家长的视角,确切说是无语言重度自闭症的家长。车门上贴着的磁条告示已经和车黏成一团抠不下来,上面写着,如遇紧急情况,车内的自闭症儿童会:<br>- Not respond to verbal commands<br>- Resist assistance<br>- Wander off </p><p>我们在带他出门去户外活动的时候,永远是人盯人,他爸打头我断后,把他夹在我们之间。也不会选择去太偏、人烟稀少的地方。都会去人多、地势平缓、离家近的正规trail.遇到有“潜在危险”的地方,都会紧紧抓住他的手腕或者是背包带。</p><p>这对我们的心理消耗是巨大的。永远处于哨兵模式。根本无法享受风景。我们极少出门,更别说坐飞机去旅行之类的出远门。照护的成本太大。</p><p>《黑镜》有一集是讲妈妈在女儿头部植入芯片,可以通过ipad观看女儿一天的行踪。你可以解读为亲情操控。但那一刻我好想让魔童身上也有个植入的定位器,如果走丢还能找到。</p>
DangleDew<p>每天下班时间都不够用。<br />嬷一下家0,刚换了一套衣服,好该洗澡睡觉了;稍微整理下桌子,该睡了;打一下游戏,该睡了……</p>
Wanderaround<p>从海棠案带出来的普法:1. 传唤限你几号几点前到案,不一定非要那么准时,先把律师定好,跟律师咨询了,接受基本的应对审讯的培训,了解清楚自己的权利,跟家人把事情交代清楚,要让家人和律师相互联系了信任了,不要到时候你在看守所里,外面自己人内讧起来,在看守所里做不了的事都做了再过去,律师陪着去也可以,晚到会有后果,警察态度可能更恶劣,把你当成重点突破对象,但是对方的态度和案子最后怎么判是不相关的;2. 第一份笔录是最重要的,我有勘误权,补充权,核对权,对方含糊其辞的、故意遗漏的、概述偏离原意的,必须修正过来,没说过的话必须去掉,否则不能签名按手印,催多久多急都不要理,中国司法实践重口供,这份笔录是最重要的;3. 不是共犯的话,比如共同预谋策划实施犯罪这种,而仅仅是在同一个案子里各自实施了犯罪事实,供其他人出来没有用,一个案子要经多方的手,公安的承诺等案件移交到检察院就没什么用了,检察院的话等到了法院又没什么用;4. 装死或者逃避没用,机器一旦开动就不会停下来,除非永远不入境,不然就要抓紧时间迅速、理智地应对。</p>
_My Anger will Disperse<p>反派这期节目真的是我听到过的聊海棠案和远洋捕捞聊得最透彻的节目了。</p><p>1. “电影产业法第一案”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在乌鲁木齐拍摄一位艺术家时,被文化执法大队没收了拍摄设备,并且要求他缴罚款7.5万,引用的法条来自《电影促进法》,现在他正在申请行政复议。</p><p>2.吴律师认为这位导演的遭遇主要还是因为他本人是活动家+导演,可能是点对点的执法(同时波米说的王兵,吴律师认为王兵只是导演,因为电影不在国内发行,且传播范围小,他的纪录片时长又特别长,所以权力机关会认为他的危害性比较小)。</p><p>3.但是这案子的坏影响就在于,也许以后只要你拿起手机拍摄了权力不喜欢的东西,你的手机、pocket 3之类的器材就会被没收,还会被追缴罚款。吴律师特意提到这和天一案是一样的,天一案判决后就会对现在的海棠案起到示范作用。</p><p>4.吴律师是刑辩律师,并且一直在做关于远洋捕捞的案子,也参与了今年海棠案的法律救助。他认为民营企业家虽然很多学历不高,但是因为做企业要经常和律师、法条、权力机关打交道,他们知道一旦被抓捕,是不可能因为认罪或者老实交代就被放了的,所以他们会很快速的找律师,并且和律师保持紧密联系(原话:民营企业家是最难对付的群体)。而很多文化界的人、还有海棠事件里的作者对法律根本没什么意识(原话:就是法盲),并且对体制和权力机关的想法很天真,根本不知道体质如何运作。有些人(耽美作者)会咨询过律师后就把律师删了,并且轻信警察的话(比如警察说“你找律师就把这事弄大了”,还有天一的“你签署了认罪书就没事了”),所以会出现被请去喝茶以后出来以为没事了,就没找律师,结果两个月后被羁押的现象。</p><p>5.吴律师认为一些未盈利的作者在海棠写文被抓是因为非法经营罪(刑法3-3)的起始句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法条是论心也论迹的,即只要你把写的文发表在了可以盈利的网站,有这个目的就能抓你。另外,吴律师认为不盈利也没用,刑法3.6.3,淫秽色情罪还在等着你。</p><p>6.互联网犯罪现在是沾边就管,没有什么内往外网之分(那很奇怪为什么maskpark不抓?)。</p><p>7.吴律师还认为抓耽美写手不只是因为地方财政,还有上面要求重整社会秩序相关,以海棠案为例,耽美文在这国的问题是(1)性是禁忌(性描写=色情品),现在每两个月/半年就有扫黄打非行动;(2)同性恋是禁忌;(3)同性恋又和低生育率挂钩,所以禁忌+禁忌。</p><p>8.吴律师认为现在对民营企业家的远洋捕捞可能会暂时停止(捕得差不多了),但是对文化界的可能这几年会逐渐扩大(他原话:刑法有400条,这几年很多不常见的法条可能会被亚文化领域的人激发,比如今年就有手办圈被抓的)。一是因为上面禁止,且经济很不好;二是文化界/亚文化的人比较胆小怕事,且没什么法律意识,恐吓一下就会就烦。</p><p>9.普法远远不足,很多人比起律师,更相信权力/暴力机关(比如警察),被权力机关一忽悠很容易就投降。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笔录,你国法律非常重笔录,尤其是首份笔录,要认真看,要订正,要修改。</p><p>10.波米问很多人说不要找媒体、不要把事情闹大,否则会惩罚更重是不是现实,吴律师说“你不要找人、不要闹大”是他办的很多案子里警察最喜欢说的话,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办的案子有阻力。原则上来说这样的话不可信,一是一个案子有很多单位在办,警察、检察和法官就有三个不同的体系,而一个案子在警察局里就有三五个人办,司法领域里的人给的承诺(比如“你交代了就没事了”),根本不可能落实,更多的是审讯策略。而郭导、海棠和远洋捕捞这三个案子舆论都是利大于弊。</p>
冬非我冬<p>不恰当比喻,限鹿像那种,小孩遭受巨大创伤后被后妈温柔对待但当时受不了无法接受这种爱只能龇牙咧嘴地咬回去(然后后妈还在那里:宝宝是不是不喜欢我),于是多年以后成功地对后妈产生了多余的感情</p>
你不能因为没有相公就哭 :verified:含疯狂的星露谷mod图片慎点
我不会出去做1的因为我是枕头公主<p>那个女观众在live现场控诉有人猥亵,台上歌手让音乐停止然后把话筒给她让她说的那个事情,我看完了完整视频。<br>那个歌手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那个女孩子大喊“有人射我腿上了”之后,第一时间身边的男的都在笑,很明显,就是在笑。<br>歌手没笑,歌手说把门关上,把这个人找出来,说完以后,那群男的又开始嗷嗷嗷热血沸腾了,觉得自己在做一件很正义的事了。</p><p>然后现在说什么正常人都会对这种事情是这样的态度,我觉得真的不一定。这个歌手跟场下的观众有一定的权力关系在,是这种影响,导致了看起来这是一场子正常人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群猴子一样的生物根本不在乎,他们就是想被调动起来,想融入集体里做一件热血沸腾的事。人所谓的“正常”和“不正常”,界限薄到难以想象。</p>
旧时明月照无眠<p>突然有一个顿悟,看似无关的两件事可能是同一个:为晚上/周末/假期“什么都没干”焦虑,和家里的各种物件囤积/hoarding。后者已经有很多人指出是出于scarcity mindset,需要物理堆积去为过去匮乏造成的精神创伤止痛。而前者也未尝不是类似:因为一天里能真正由我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太过匮乏(i.e. 被看似可选但实质上强制的上班、上学、通勤、非自愿社交、应对各种bureaucracy……塞满),我们需要instant result、instant pleasure、当日/隔日送达、短平快,去试图“catch up”/追回“溜走”的时间(老中有个我讨厌的词汇精准形容这种心态:弯道超车),我们既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体精神已经透支,也无法接受things just need time to unfold。当然这一点也同样被资本主义熟练利用,同样导向了消费主义(e.g. 卖给我们各种声称能“节省时间”、“高效”的各种产品/书/课程)or流量经济(e.g. “如何高效休息”、“如何真正time management”之类的爆款文章/视频)。</p><p>更为幽微的或许是,因为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不被允许spend time at our own will,于是我们也不允许things/其他的人take their time——就仿佛trauma的reproduction。而当我们试图控制的对象是无法被控制时,violence会反射回我们自身(e.g. 情绪崩溃、身体出问题)。</p>
汽水服务员<p>认真地把法语排到每天要学习的时间段,突然毛骨悚然,想到以前看的书,说集中营中,难民船上会很多语言的人。<br>小时候想,怎么那么多人精通这么多不相关的语言。<br>原来这是难民时代才能懂的东西。<br>我们又来到难民的时代,又开始四处寻找家园。</p>
DangleDew boosted

说起来我之前就一直听闻《狩猎》但一直没看,因为在有这么多男老师性侵女学生的案件的前提下你拍个电影特地去讲一个男老师被恶童冤枉的虚构故事为他鸣冤,用心相当恶毒、居心叵测,直到我后来知道这故事有原型而且原型是女老师被男学生诬告,突然释然了哈哈我操,一切都是这么的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