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eS 说到底,即使在科幻作品里也无法跳出“女性”和“繁衍”的紧密关联,到底是真的尊重人类改造自然的界限还是因为将女性作为繁衍的载体就能心安理得地将其视为一种与“成为人类”的概念和过程所相对的、相辅相成的客体?阳痿有药治,变性者可以切掉和安装器官,为什么生育就只能是女性神圣的使命以至于在科幻作品里都不能想象别的可能性?
太长了叠一下
我原本以为2022.02.04那一期the daily: ”A ‘Zero Covid’ Olympics”(What it’s like inside China’s Covid superbubble — and whether the nation’s strict approach to the virus can last.) 里的 supperbubble 是在强调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清零政策是一种容易“幻灭”的想象,结果刚刚在另一篇评论里看到 bubble,说一些快乐的冬奥影像能让世界忘记空座位席、covid bubble、人造雪和……吗,感觉bubble 在这里应该是指某种实体。于是搜到另一篇文章”How to join and stay in the Olympic COVID-free ‘bubble’?”,里面提到bubble是冬奥建立的一套保护体系(能提供生活所需,类似一个生态系统?),运动员在这个(隔绝起来的)bubble里可以免受病毒感染。
一开始看到题目以为这篇文章是夸bubble的,一作作者的姓名是拼音拼写更让我加深了这个假设。结果读完摘要发现文章讨论的其实是在所宣称的能预防感染之外,bubble还有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又震惊又疑惑又担心,马上倒回去看一作所属机构,看到所有作者都在国外或是外国人在中外合办的机构之后又觉得放下心来和原来如此,紧接着又被自己有这种下意识反应感到对作者的抱歉、对自己羞愧和痛苦……
(因为我英语并不很好所以也可能对文意理解有偏差,抱歉)
(有兴趣可以去听下那期 the daily,官网也有免费的 transcript 可以直接阅读:https://www.nytimes.com/2022/02/04/podcasts/the-daily/a-zero-covid-olympics.html)
(另一篇文章: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35462200014X)
谢谢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