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打卡本市最刚电影院的🇵🇸抵抗电影系列。这次看的两部,第一部是六日战争前后的珍贵纪实影像,算是第一次在美国公映。第二部极其震撼,完成度也很高。讲的是🇮🇱的一个阿拉伯村庄里的人生百态,有抵抗成员,有摇摆不定的普通村民,小情侣,当然也有帮助🇮🇱剥削同胞的阿拉伯二鬼子。然后有一天,🇮🇱军队以宵禁为借口几乎把整个村子给屠了,老人女人小孩一个都没放过。最可怕的是这是个真实事件。有受害者装死借以死里逃生,而杀害平民的以军士兵大多只蹲了一两年监狱就恢复原职。
第二部结束后全场鼓掌。离场时发现外面还摆着这个(算是周边了吧​:0100:​ 拿了一份带走,算是纪念看过的这些真实的影像。个人对这场战争的走向预测是比较悲观的,然而恶人会一直这么走下去而不受到任何惩罚吗,至少已经看到了一丝这个充满恶的世界崩溃瓦解的希望。

如今这个世道做这种主题的展映,称一句全纽约最刚的电影院不为过吧​:0450: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在网上买票而是直接跑去线下用现金买票(我们老中天生的警觉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某些群体​:0370:​)。观众里各个年龄层和种族都有,还有点意外地看到几个亚裔。
这次看的是Occupied Palestine的第二部分Return to Haifa(原作好像是小说)。电影拍摄于1982年,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法在海法拍,所以是在黎巴嫩取的景。演员基本是巴勒斯坦难民,也不是专业的演员,全靠亲身经历和真情流露。女主演的表现其实很好,想到这可能是她的亲生经历就有点难过。
开头的Nakba事件以军轰炸巴勒斯坦的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抗日电影里的日军轰炸场景。据说是借用了叙利亚的战机​:0520:​ 情节很简单,一个原本住在海法的巴勒斯坦家庭在Nakba之后被迫离开家园,战乱中丢失了才五个月大的儿子。这对夫妇一直想找回儿子,于是二十年后重返海法。结果发现一个从波兰移民来的犹太家庭鸠占鹊巢住在他们的房子里,儿子也被这对犹太夫妇养大不认自己的阿拉伯父母,只认犹太父母并自我认同为犹太人。

big sur的这个小提琴老爷爷气质有点像水爷,年轻时候一定是个帅哥

天龙寺。远远看到一个扫地的老大爷,把一堆落叶扫在一起拨弄了几下,欣赏片刻后又掏出手机拍了张照默默走了。于是跑过去看了看,这审美很可以啊

虽然最近有在重温一些男同文学,但这个雕塑这姿势不能是我多想了吧​:0520: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