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这个圈子里实在是太多陈规被当行规、傲慢被当坚守、掠夺被当赐予了。总以为因着大环境的恶劣和不断恶化,不伤害与坦诚沟通是最大前提是一条不言自明的底线、在微观的权力关系中不断实践自己所认同的价值是每个人基本的自我锤炼;但现实好像永远是,这个行业并没有什么关于伦理的共识,能积累为共同知识的好像都是一些搪塞当事人/公众/后辈与自我合理化的巧言令色,语言与行为总是割裂而不自知,自我反思总是无从期待,好像反思就会进一步践踏行业尊严,在大象与算法前被褫夺的阵地、绝不能在自己尚有博弈余地的群体前进一步失却。总在动态变化中、交织着复杂考量的伦理问题,最后只能靠个人在一次次带给他人的伤害后意识到(或永远不被意识到),而其效果又是思考越多的人越束手束脚顾虑重重、想得越少的人越不断制造新的往往未必被看见的伤害。

与此同时,这个残存的行业毫无疑问有另外的憋屈、愤懑、艰难、传播过程中日渐无法克服的鸡汤鸭讲、压根无从纪录与讨论的痛苦、荒废岁月的自我厌弃与四顾茫然的孤独,以至于任何关于具体伦理争议的讨论,都会夹杂大量其他场景中残留的应激;另一重应激则因为情绪为燃料的算法机制在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上由文化精英把持的舆论环境与创作形态,造就了益发扁平狭窄的讨论空间与保守大众趣味对公共舆论的积极干涉,以至于但凡出现来自广义上的大众而非精英文化圈的挑战/批评,往往被下意识地轻慢对待、居高临下地归类为智识未被开启/不懂得行业艰辛的呓语,即便有些或许归因错误的指责中包含朴素的真实感受,甚至有些在智识与道德上被贬低的批评、恰恰是重要但长期被边缘的另一类视角。

而如果对照两类人各自所得与所失、自我标榜与实际落差、以及更多不被公开触及的曲折,我恐怕很难认同许多事件中见到的应激是合适与合比例的(当然这段议论也未尝不是由小鸟这件事延伸出的应激)。总之,文化精英们还是正视一下自己的ego、正视一下自己潜在的虚荣心吧。

book.douban.com/review/1570918

· · Web · 0 · 7 · 11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