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每日空谈误国】
其实看到这些事情,包括什么警察没收和服啊,保安辱骂coser啊之类的,我想起了史书在商鞅变法之后对秦国人的一个总结: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有象友觉得这些围观者太软弱,面对这种穷横的人居然也只围住而不是动手还击。但我觉得这种做法恰好说明了这种观念在中国是根深蒂固的:只有为了某个能算得上“公”的东西,才能动手使用暴力。
如果这些人在打人的时候一句话不说,那他们就只是普通的暴力犯罪者。然而一旦祭出“抵抗文化入侵”的旗帜,一下子就由“私”入“公”,暴虐残酷就变成了勇敢顽强。
包括什么帝吧出征,U型锁开脑门都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由于cosplay始终是一个私人的爱好,无论如何很难由“私”入”公“,你为了保卫私人的爱好跟人打架,特别是跟一个声称自己是在抵制文化入侵的人打架,在老中的舆论场合里是站不住脚的,人们即便看穿了打人者根本不“公”,但也不会真的站在“私”的一方说话。
如果这个coser气不过,打算在舆论场为自己讨个公道,那她也只有”由私入公“这一个办法是可行的:把自己遭到攻击说成是某种”公“的价值遭到攻击。比如说“这是在给城市丢脸”之类,而决不能说“你打我是不对的”。
尽管在一个有法制的正常国家“暴力伤害”本身就是重罪了,但谁让我们老中是这么个宝地呢(苦笑)
实际上你去看最近这几年在微博上伸冤的人,其言论思路都是这么一个模式。“只是为自己的爱好和安全而发声”根本连一点关注转发都赚不到。

所谓的“公”到底是什么?
有人会说,那西方社会就没有任何”公“的价值吗?
我认为,在中国,“公”指的往往是“集体”。可能在农业为主的时代,这种价值观念有助于集中大量人力资源,有些微的好处。但是,真正的“公”,其实应该是“公理”。
我去年看了前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的一本回忆录,开头一章他就谈到了黑帮和正经的政府组织之间的区别:黑帮强调的是黑帮成员要效忠于黑帮老大,而美国政府的成员效忠的是建立美国的理念。两者是截然相反的。
在中国你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多人为自己学校、自己公司甚至自己政府的恶行做狡辩?因为在他们眼中,自己就算发言是错的,那也是为了“公”,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所以他们会怀揣着一种崇高感去做坏事说假话。
而中国人面临的道义抉择,往往也不是“公”与“私”,而是“大公”与“小公”,也就是所谓“国与家”、“忠与孝”。中国人的思路往往到这一层就宕机了。”公“既然指的是集体,那么无论是多大或者多小的集体也都是集体,都比”私“要高,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合理性。这就变成了一笔糊涂账。再加上有集体而无公理,演变到最后很容易就变成了对领袖和家长无原则地顺从乃至奴颜婢膝,专制极权又获得了一层保护。
当然,这么做的代价在于:由于这种”公“只强调责任义务而轻飘飘地带过了权利和福利,以至于中国人其实也很少真正地去奉公,更多地是利用”公“概念的模糊性为自己借酒撒疯做遮羞布。
久而久之,”公“就变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不得不背负的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炸到了自己。
西方社会比较成功的一点在于:他们的”公理“,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普世价值,恰恰是从一个个”私“当中演化出来的。一个人的爱好和利益固然是”私“,然而如果千万人都能有”私“,都热爱自己的”私“乃至于都要坚决维护自己的”私“,那就会慢慢衍生出平等、权利和自由的概念,也就形成了每个人都可以发自内心认同的”公“。
这也就是为什么言谈举止耻于谈自己利益的中国人在遭遇外敌的时候会有那么多人屈膝投降,而常常为一己小利上法庭争个无休无止的欧美人在战争时却往往很能战斗,这就是“公理”的威力。

我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并不是在旧的框架内把“公”给梳理清楚,而是要像尼采一样彻底重估一切价值,到底什么是公什么是私,甚至什么是勇,什么是怯,都需要好好地重估,或者说空谈一番。

m.cmx.im/@sabishizhiren/112841

长毛象中文站六波罗的槛外人 (@sabishizhiren@m.cmx.im)那个甘肃酒泉流氓撒野殴打coser女孩,还嚷叫“不准文化入侵”的视频,真是看得老子鬼火冒!现场那么多人,男的女的,个个年轻力壮,就由着这肥头中年男撒野,把人家coser小姑娘一耳光打倒在地下,还指天划地满嘴喷粪不停地骂。那么多人围着它,愣是没一个人敢上去扇它那肥猪脸、踹它那肥猪肚。一个个都乖得像重点中学生,还在试图跟它“讲道理”! 由此我又想到,这些有点小钱、玩得起coser的小资男女,别看满嘴的后现代名词,没几个有武德的,一到动手的场合,全怂,都怕国家机器,怕被拘,怕丢了自己那“中产”的仨瓜俩枣。——这要是换成富士康工人,换成小资反贼们嫌恶的“穷蠢爱党多生娃偷井盖”的“洼地费拉”,这肥头男敢当众这么欺负人家小姑娘,富士康工人小哥们分分钟撸胳膊卷袖子一拥而上教它做人! https://m.cmx.im/@whyyoutouzhele@bird.makeup/112840273333116584

@RXY
非常精彩的解读!被你这么一说,我终于理清了自己的情绪,明白了,为什么我一见到那个肥头男撒野打人还满嘴“反对文化入侵”,会那么情绪失控,恨不得自己能开个任意门过去,狠命一脚踹上那个肥猪肚、把它踹出屎来。——因为这个肥头男让我想到我的亲爹,想到我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

每当我试图坚持我的某种私人生活方式,我亲爹就总是这副让人想砍死他的恶狠狠大义凛然嘴脸:“你这是错的、马上改!不改大嘴巴子抽你!”所以我对这种“大小爹用道德批判+暴力威胁,干预别人私生活”的场景,有情绪上的严重应激。小时候我特别害怕这个,成年以后谁跟我这样,我只会第一时间抄起酒瓶椅子烟灰缸等一切趁手的家伙抡过去。

而这种“大小爹用道德批判+暴力威胁,干预别人私生活”的场景,实在是你国国民日常生活的常态。正如你所指出的,这国的国民极度缺乏真正的公义意识(普世价值在这国早已被批倒批臭),只有:和平年代里,大小爹用道德批判+暴力威胁,把自己的私人意志打扮成“公”,逼着子女屁民们把屎咽下去;而到了末世、不和平年代,子女屁民们退无可退,发狠跟大小爹们玩命的时候,也没有“公义”可以讲,就只剩下了纯粹的暴力:“不忍了,不跟你讲理,打死你个老狗逼!”

游学者周卓

@sabishizhiren 而且老中的生活往往是钟摆两头晃,我刚才说的是“蔑视公理,只有集体没有个人权益”的模式,而这种模式破产之后往往会摆荡到另一个彻底自私,完全不讲任何规则的模式:你挨饿受冻是你自己没本事,你被强拆指居是你自己没背景,甚至跑到国外的高华反贼对国内受苦的人冷嘲热讽乃至陷入支黑直接说中国人就是不行就是该死之类的,其实都是这种彻底抛弃“公”拥抱“私”的扭曲状态。
我觉得尼采那本书的名字非常好:《善恶的彼岸》,中国目前需要的不是从“一切为公”和“绝不为公”两碗毒药中选出一碗自己能接受的拿去喝掉。现在最重要的是跳出这个框架,重估到底什么才是真正值得人去守护的“公”。只有站到彼岸,中国才有真正的未来,不然就算推翻了某个政党或某个领袖,环境还是摆在这里,又能有什么真正的改变吗?

Jul 25, 2024, 02:22 · · · 9 · 13

@RXY
叹气。老中社会的“公”这个概念,被糟蹋得太厉害了。一方面,大小爹们太频繁地把自己的私人意志、自己拉的屎,包装成“公”,逼着子女臣民吃屎,吃的时候还得面带微笑;另一方面,子女臣民也由此养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公”就是大小爹拉的屎,又臭又脏没有任何价值,砸烂就对了。

而真正的公义,反而无论是在大小爹和子女臣民那里,都得不到承认:大小爹对真正的公义畏之如虎、当成危险品禁绝,因为一旦子女臣民接触到这个,就会发现,他们生活中被迫遵循的“公”不是真公义,而只是爹拉的屎;另一方面,子女臣民处在对爹屎“公义”的严重应激状态,只要一有人跟他们讲公义,立马就会支楞起来、乃至于原地狂暴:又想给我们灌屎了是吧?去死死死死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