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空谈误国】
我发现我在面对这个体制的时候,越来越像一个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似乎已经成了事实。光看他们怎么写东西都能明白这一点。
在毛泽东那一代呢,不管你共实际上做了些什么,但你共的党八股写得还是很规整的。在文革中《人民日报》的各种术语、概念唬得法国日本的青年学生们一愣一愣的。
从邓开始,说话偏向生活气,但也不低俗。比如“黑猫白猫”、“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之类,都是大白话。你一听就明白什么意思。
江胡时期就开始含糊其辞,云遮雾绕了。比如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三个代表”到底是什么意思,“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我也没弄明白,到底是“用科学来发展”还是“科学地去发展”?
你共这个党的语言已经变成了一套僵尸,是平平整整、一团和气的死物,让人看了就毫无兴趣。但无论如何,它至少也没有很强烈的卖弄感。
然而,一尊以及现在的党的语言,基本上就是以“接地气”为面目出现的没文化,和以“高大上”为另一张面目出现的另一种没文化。两者互相杂糅,交相辉映,把一尊的文盲气质和乐观精神传遍了整个中国。
比如,”今天的盛世北京“这个短语就怎么看怎么别扭。”盛世“和”北京“都是名词,但这句话强行拿“盛世”当形容词用,给我看得浑身不舒服。你哪怕说“今天的盛世”、“今天的北京”、“今天的繁荣北京”、“今天的富裕北京”、“今天的美丽北京”都行,但“今天的盛世北京”是个什么说法?这套词很明显是从房地产商那里学来的,跟所谓“惬享尊荣”之类的玩意儿是一个套路。
后面的“如您所愿”就更是透着一股子诡异的调调。也许是我不够客观,但我真的觉得“如您所愿”其实是日本轻小说和动画里比较常见的话。
能用“如您所愿”的前提是“您”已经对”我“许了愿,而“我”满足了“您”的愿望。换言之,是“您”对”我“有所求。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去上坟的时候不会跟祖宗说”如您所愿“的缘故。以祖宗的身份地位,他会来求你吗?你只能说是完成他的意愿嘛。
要我说,其实用一句”实现了!”或者“已经实现!”就好。
但没办法,正常的中文不能显出对党交给的任务的尊重,尤其是一尊需要借邓公的光环的时候,更不能显得敷衍了事。
那就只能揣摩着一尊到底喜欢听什么了。一尊喜欢的不就是那种被日系文化产物(动画、小说)潜移默化之后变形了的“文雅”的语言么?那就写得像轻小说一样呗!
反正你共文宣部门被日系文化侵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都没好意思提醒他们:体制支持者嗷嗷叫着的“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其实来自于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说》。
整个宣传文字里唯一一句写得还不错的“小平您好”,是几十年前的产物了,那会儿邓小平还活着呢。
@RXY 党八股嘛。本质上是因为领导人也没有言论自由,被党的机构捆得死死的。
@homersoul 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其实领导人是唯一有言论自由的,而且这个自由还不是他自己自由,是他底下的人还得仔细揣摩领导喜欢什么话,努力往这个方向靠拢……所以你现在看到的语言就是领导人的真实文化水准。
@RXY 不。只有把自己的声音,如实地传递出来,才叫有言论自由。例如毛邓。其他人只能将自己的语言藏在党八股里,被人美化、束缚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