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空谈误国】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这种现象,就是中国的家长带小孩出门的时候,往往都会要求小孩不能在地上玩,免得沾上灰尘泥巴。这固然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给别人留下整齐利落的印象,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洗衣机要消耗的电力、水、洗衣粉……这些东西无论哪个都很贵。
与之相比,小孩玩耍的需求、自己要盯着孩子不能让他们弄脏衣服所需的注意力和精力……则根本没有被考虑到“成本”当中。
但我们仔细看美剧,或者旁观美国人的生活,美国孩子也喜欢搞得满身脏,但却很少有美国家长去跟孩子说“你不能在地上玩,你不能把衣服搞脏”
为什么?因为美国的洗衣机普及了,水费电费也不高,如果你们看过一些华人去美国租房生活的视频的话就会知道,美国有些地方因为禁止晾衣服,房间里直接放了一个烘干机,洗完了之后顺手丢烘干机里弄干了直接穿就是,根本不是个事儿。
不止是洗衣服而已,他们还有洗碗机、吸尘器……
以前还看到一个笑话,说是“酗酒的家庭主妇”这种东西只能是美国特产。中国的家庭主妇哪有酗酒的时间?光是打扫卫生、洗衣服、照顾小孩三样就能占据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主妇的绝大多数醒着的时间了。
为什么?因为中国人力不值钱,甚至可以说是被刻意压低的。
这种指导思想倒也有一些“好处”。
比如,中国不需要发展科学技术。
因为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人的劳动效率和生活体验。然而这两点都和中国这种打压人力价值的社会背道而驰。
中国也不需要发展军事指挥技巧。因为人多命贱,死了还有大把大把的人填上来,所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朝鲜战争,那么多人别说直接跟美国人战斗了,因为后勤跟不上,有一些排甚至连成建制地冻死在阵地上,但中国需要在意么?不需要。
中国也不需要发展商业管理,在以武力禁止工人集会和组建工会后,“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成为了所有商业公司盈利的最大杀器,所以中国人可以加着世界上最长的班,拿着世界上最低的时薪,休着世界上最少的假(还要被调休)……
还是那句话:主(子)不在乎。
因为不在乎,所以在中国,民众生产的财富就可以被不断地掠夺到政府手中,反正人很贱也用不着这些财富;而当民众需要政府救济的时候,政府也可以把脸一抹,直接拒绝履行任何义务。
在这种情况下,你共就算想不成为整个世界最有钱的经济实体也很难啊。
与之相对的是,物品和机器在中国反而会变得比较尊贵。
在中国,人与物的关系正好是与正常社会反过来的:人因为没有成本,所以可以被随意替换;而物品无论如何都有生产、制造和运输成本,价格不可能被减到零,所以东西就是比人金贵。
大家还记得以前对一些“英雄”的宣传吧?比如为了拯救集体财产而牺牲的赖宁,比如文革期间的传说:下乡知青为了挽救落到河里的一根木头下水去追结果被淹死之类的,又或者两弹一星的元勋,在宣传时也要说他们深入核爆现场做深入勘查结果英年早逝……
这些事情在改革开放年代因为显得太变态了,所以得到了一点点的修正,但还是没有被彻底否定。
一旦中国开始文艺复兴,承认人这个东西也有一点小小的、不可忽视的价值,你共又要用什么新的方式去获得财富,总不能真的学欧美去做什么正经事业吧?
而一尊上台之后,彻底地回归到极权主义,所以这种人贱物贵的作风也彻底回归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段时间的油罐车事件。
类似的食品安全事故,比如三鹿,在胡温时期曝光就是惊天大案,现在油罐车的丑事还有哪个媒体在跟踪报道?只抓了几个司机。
这不就是明牌了么?直接告诉民众:在中国,在你共统治下,你们就只能吃这些。
为什么不能吃好的?因为不配啊。你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吃得像个样子?
回归到李老师这个新闻,问题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为什么一个人的时薪不能比一个停车位高?
因为不配啊,停车位还需要浇水泥,立牌子,你就一个人而已,在中国随随便便成把抓,成袋装的东西,拿什么和停车位比?
还是那句话:中国目前和世界主流最大的差距不在于技术和资源,而在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