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有本书叫《反对共情》,我第一次看到书名很不爽。因为共情是现代文明中“关爱和公平”的道德基础。但后来读下来,发现作者反对的是不经思索的“情绪共情”,反对的是“哎呀谁都不容易啊,都有苦衷”的善恶不分。我们要的是认知共情,要的是基于一定的思辨和选择之后,对ta人深刻的理解。

之前说过采访二逼瓦西里的事。他“共情”很强,对身边人还挺好,但他那种任由情绪驱动的共情,就会让他发出“警察被网暴也很可怜”的感慨。还有那些同情德普的,同情长得帅的杀人犯的,同情城管大白120接线员的,哭着被种花家的兔子美惨强感动的,ta们不是冷血,更不是无情,而是缺少了“认知共情”。未经审视的共情是危险的。

@Riverbone 前两天老雷读评论,有个人说大家都是好人,只是观点不同,老雷说:坏人还是有的。

@treeblue 太多了~不辨析好人和坏人,那“好”就没有价值了。我现在回想起武汉刚爆发第一波时,求助者微博下留言的那些人差不多就是索多玛狂欢,就差天火了。

@Riverbone 说到这个,托尔斯泰确实对我有一点影响。

@Riverbone 想起一个词:妇人之仁。以前觉得这个词特别厌女。但是后来发现大部分女人都心疼男人、父母、离婚舍不得孩子。而且这种有害自己的共情在女性中比男性中更普遍,忽然觉得这个词其实很准确。

@Riverbone 简单来讲就是女人不要共情男的,也不要共情心疼男的的女的,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糟糕共情了。

@Riverbone 他共情的对象是精心选择后的。
因此,他缺乏的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审视,他缺乏的是选择所体现的道德。

@Riverbone 第二段的人,共情对象都是有身份/社会地位/长相/性别优势的,他们是有意识有选择的,我觉得划入“情绪共情”是不恰当的

@Riverbone “善恶不分”总结得太好,这不是共情,只是糊涂,是善恶不分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