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友们绝大多数蛮友好且善良的。这种氛围下,出现vulnerable narcissists来利用别人的共情,索取情绪价值(虽然我好讨厌这个词),就特别惹眼。
脆弱的自恋者很典型特征就是极度自我为中心,极其需要外界肯定,但以一种敏感易激惹而非夸夸其谈吹牛逼的方式表达。比如,在跟ta没关的事情上,也要上来求表扬或者对号入座被冒犯。很多时候,“冒犯”到他们的事情根本谈不上什么microagreession, 只不过是没有给他们足够的self-validation 罢了。
随手列几个人我遇到的奇葩:
· 我说我越来越喜欢健康强壮的女性身材,不喜欢淘宝把人P成圆规腿。结果一个陌生人气势汹汹上门吵架,说她作为瘦子被冒犯了。
· 我说以后有空读个part-time Phd,一个疑似在读博士的跑来质问我凭什么觉得读博这么轻松。
· 我说通过学小语种移民可以作为考公考研之外的选项,有人就说何不食肉糜怎么不想想有些人跟家人感情很深不想润。
这种人真的觉得世上每句话都是跟Ta说的,一定要让Ta感受很好,又聪明又漂亮。真的太自恋了,你们真没这么重要……
就第一个例子而言,这不是简中的错,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即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社会正义”(身份政治)泛滥的结果。大的“进步”语境在助长这种主观叙事。
@Riverbone 感觉就是大白话里的“玻璃心”
@Riverbone 原来这样的人属于脆弱型自恋。
vulnerable narcissism,这类自恋者对于情绪感受较敏感,其自恋是为了补偿自己年幼时的低自尊。
@Riverbone 我找到了第三个例子里的嘟,评论区没有看见说何不食肉糜的(但是有这样的嘟我转过),不排除那样评论的用户被我block的可能。我觉得可能不应该和上面两个例子混为一谈。我看到的吐槽嘟更多是把重点放在“伸手就能够着的岸”这句话上但可能没注意到前提只是讲语言和工作以及有一定能力拼了命考公考研的人其实完全可以润。这其中发生的误会或者许多没被意识到的ptsd反应我不得而知,但我觉得不应该简单地把这种反应归结为脆弱型依恋,这太专业太深入了。象友当然没有义务发嘟让所有人都舒服,出现这样明显和想表达的原意相去甚远的激烈反应觉得不舒服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仅凭观点交流的三言两语判定萍水相逢的网友深入隐私的心理状态我觉得不应当,特别是对真的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这可能会引起ta们强烈的恐慌,即使ta们未必有这样的问题。
@Riverbone 第一例是典型的学会身份政治怎么玩了
@Riverbone PART TIMe PHD主要是自费 不好整
@Riverbone 認同你的舉例說明,但同理,你也不用介意他們說什麼,其實大家都是來吐槽一下而已,網路的用處不就是這樣嗎?大家都不用玻璃心。反正誰也不認識誰。這幾天看到很多吐槽挺極端的,不過為了不引戰,我就不舉例啦。同時我也用了你地方吐,多多包涵。
@Riverbone 感觉好窒息。。。就是有种简中的毒,流到了毛象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