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看到狩猎采集社会女性生育率低,生育间隔年限更长。社群也更加平等。搜了一下相关研究发现不仅如此,狩猎社会的儿童成长非常自由独立,能玩到十几岁不工作。相较之下农业社会的儿童要花大量时间做家务和农活,其家长也更重视服从性(作者解释这是因为狩猎采集是知识密集型而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也有研究者称狩猎采集社会的女性活动模式对其内分泌功能和生殖能力有影响,导致更低的生育率。
(而且明明现存的一些狩猎采集社会也有女性男性都狩猎的,有些学者偏要刻画宣传刻板印象 )
@Ruta 玩到十几岁不工作.....相较之下怎么大家都去种地了,太伤心了
@Maverick 种地文明生更多小孩,所以需要更多土地,就会去侵占人家狩猎采集的地盘耕地化(有更多地要种然后生更多小孩)
以前有理论说农业使食物来源更稳定所以从狩猎-采集转化为种地更进步是趋势。但是有新的研究说从遗迹/尸体(还是什么古生理学研究)来看,狩猎-采集并没有更少营养,而且由于食物来源多样相较与农业社会(基于较少农作物)更健康。
我个人是觉得不是大家都去种地了,而是种地人太多席卷全球,所以今天的我们是种地人的小孩
@xiaonazhaxxl @Ruta @Maverick 对,就是人类简史说,人类转去农耕这件事,对个体来说,生活质量下降了,但因为可以制造更多后代,所以对种群来说是一件好事。所以人类就跟养鸡场的鸡一样把自己进化去了一个基数很大但大家都很惨的死胡同。我看到这里觉得悲观失望,所以就坚定的放弃了这本书
@kao 你放弃是因为不认同这种悲观的想法,还是因为不喜欢悲观失望的感觉
@Maverick 都有。不能面对现实,不喜欢这种感觉,也不愿意相信现状真的如此悲观。 但我对作者很多观念也不认同。我开头是把他当作科普来看的,但有些地方让我觉得是opinion被当作widely accepted theory来写。我不能完全接受他的写法。
@Ruta 我想到之前看过Scientific American 11月刊的封面文章,标题是:The Theory That Men Evolved to Hunt and Women Evolved to Gather Is Wrong。文章从生理学和考古学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女性的雌激素与生理结构都更擅长耐力运动,因而也更擅长狩猎。正是由于农耕社会的兴起和土地资源集中才导致出现了性别分工与经济不平等。所以,在真正的原始社会,狩猎根本不是男性的专属活动,它属于每一个人。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the-theory-that-men-evolved-to-hunt-and-women-evolved-to-gather-is-wro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