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来自于新浪微博博主@姬喜宝】
世界级的2024全球性别地位差距报告出来了

这次收录了全球146个国家的数据

亚洲国家里,中日韩手拉手,韩国这几年是从一百多上升到了九十几,韩女真的很努力,在不断追逐权利

中国女性的全球地位排名,是倒退最快的,是最拉胯的,要知道2008年的中国女性全球排名57名,2020年便掉到106名,短短10年时间内便腰斩一倍,此后一直徘徊在107左右没有任何改变。 具体往年数据点击右侧链接。t.cn/A6HRCov4

2023年107名,2024年106名。

更离谱的是中国女童的健康生存率,较于男童的就医率,出生率,健康长大的概率,n多年来一直一直一直稳坐全球倒数第一,或倒数第二的数据。

真恐怖

m.weibo.cn/status/504612021836?

看到一个比较有道理的提法:同样是出生在糟糕的、虐待的、控制狂的家庭,男性也比女性更少受到心理伤害,更容易疗愈。这一方面是因为,男性可以从家庭获得的资源补偿更多;另一方面,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男孩比女孩更早、更容易获得反抗糟糕父母的力量。

现在孩子发育早,十二三岁半大小子往往就长成了大小伙子的身板,足以和暴虐的父母对打而不落下风;但女孩很可能直到成年,都难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拳脚相拼。

这意味着,被虐待的男孩可能很早就能通过对糟糕父母的暴力反击,而获得人格成长和精神疗愈;而糟糕父母也会较早地对孩子的反抗产生顾虑,而收敛虐待行为。但被虐待的女孩,却大多不会如此幸运。

感觉大家其实对于在中国受到性侵的女生维权抱有一定的美好预期(?)和一句话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
那么下面从我自己和身边人的相关经历来说说这个过程中到底会有多少种根本想不到的困难。

1. 和警察沟通,向老师家长求助:在我认识的中国受害女性中(对不起,没有认识一些受害的男性)90%都会在往后有信任相关的精神创伤,而且相对于性侵这件事本身,“信任问题”会更长久地困扰受害者。因为从小被教育如果有什么事情就应该告诉家长老师,有困难找警察,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很多都对“女生被侵犯是因为自己不检点”的想法,而在受害者来求助的时候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这种想法实在是让受害者印象深刻。
2. 做笔录,一次一次反复提问,是不是对不对,但其实人的记忆有偏差,而且那时候精神是很不好的,何况相当于对着陌生人揭伤疤。此时警察还会质疑你,因为前后说法不一样,我不知道改怎么描述他们的眼神。好像我真的被认为是“仙人跳”的人。很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会消散。
3. 接着就是劝说要不和好算了,没什么大事,是的警察这个样子劝说,那句:“男孩蛮不错的,你不要这样子毁掉他”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他们觉得不是什么事,受害女生受到的创伤可以不计,受害女生”被毁掉的人生“也无所谓。不仅仅是警察,老师家长也会这么说。倒也不是说女生被强奸就一定会毁掉人生,但是基本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ptsd,以后也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关于性和开始新感情的害怕,同时严重的情况需要吃很长时间的药,工作学习生活完全被打乱节奏。
4. 精神状态很差,所以去精神卫生中心看病,可能需要心理疏导,也可能需要吃药,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这些需要花钱花时间。顺带说一句,现在精神类药品也分进口和国产,国产医保报销但是副作用比较大,我当时吃药的时候医生问我们家情况可不可以吃进口药,疗效好副作用小一点。全部进口药,吃药已经减量时候每个月光是药物就要六千或者更多?还不算心理咨询(400-800元 50分钟没有医保报销每周一到两次)和定期复诊(包括和医生交流精神状态以及查药物浓度和对肝肾的影响)
5. 由于去精神卫生中心,所以往后打官司/再去警察局调查的时候,说法会被更多怀疑,因为吃的药的副作用有一些“幻想”,但是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症状。
6. 对方可能会拿这一点对受害者进行攻击“她是疯子,瞎说的,她都去精神病院了”,虽然科学的解释有很多,但是这种“疯子”言论依然可以获得很多人对于男性施暴人的同情和支持。
7. 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身边知道你的事情的人说,你不检点。同学同事,男人女人都有。

花钱花时间花精力耗费自己的精神,但是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怎么样,人家没有进监狱蹲着,也没有受到生活打击,工作依然顺利。
这一路上受害人只能一鼓作气,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时候,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放松就再也没办法鼓起勇气了。
与其说“胜利”,不如说是受害女生在被施暴的时候就注定千疮百孔,只是有没有决心和足够的后援来把那些烂男人拉下水。

批判性思维的起手式,是区分观点和事实。而我要接着讲一句:事实背后的叙事框架,较之于观点背后的价值系统,其实是更难被觉察到的。就此而言,事实并不比观点更客观更可靠,剔除了观点之后的“纯粹事实”,甚至可能是更有迷惑性的。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被看到”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当你看到某个事实的时候,“这是事实还是观点”的老一套思维训练其实是有点过时的。此时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会看到这个而不是那个事实,为什么我是以这种而不是那种角度看到它?背后发生了什么?议程设置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最终会呈现为这个样子?……比如戴锦华那句“所有被禁止讨论的历史都是被过度讨论的”,(被禁本身就会引发关注和讨论)是不是事实?当然是,但是在公权力几十年如一日地钳制言论歪曲历史这个前提下,你对一个如此明确的事实避而不谈,只讲“被禁止确实会引发更多的讨论”这个事实,这背后的叙事风格、角度、框架、宗旨又是什么?当你想明白这个问题之后,就能能看透简中“新左派”在玩一个多么鸡贼的游戏。他们所有的学识和智慧,都被用于在大象存在的房间里倡导反抗消费主义的极简生活美学,在苍蝇围绕的狗屎边倡谈人类中心主义是多么地不可取。他们是对的,这是事实;他们无耻且不自知,这也是事实。

为什么我特别能共情那个文章写得很烂很矫情的嘉峪关选调生姑娘?因为我见过她想要的那种世道,那种文科生有很多工作机会、可以不用摧眉折腰事体制的世道。

大概在90年代末,本世纪初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消息:我的中学母校,有一位教过我的语文老师,辞职走了。原因是学校安排一些教师到某边远地区支教(我不太清楚到底是怎样的人事安排,总之是让人去边远地区),这老师不干,索性辞职走人。

顺便提一句,这位语文老师的拂衣而去,在当时也真不被认为是多么石破天惊的壮举:我毕业的中学是当地最好的重点校,凭借这样的工作经历,足够他在任何私立学校or培训机构,找到报酬更高的工作。

这样的世道,才是比较好的世道:“没有奉献精神”的人(例如选调生姑娘),可以另寻高就,到别的地方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而不是必须捏着鼻子赖在体制内吃那碗没滋没味的薄粥;而嘉峪关选调生这类岗位,招来的也肯定是真有奉献精神、真心热爱边远地区的人。

所以,我认为,嘉峪关选调生姑娘的牢骚,非常合情合理(虽然文笔确实烂得让人不忍卒读),甚至,她完全有理由更愤怒,更“恨国”:某些玩意把国祸害到这种百业凋零的地步,各种言论管控文字狱,毁掉了无数文娱行业,砸掉了无数文科生的饭碗,逼得她只能拼命考公往体制内钻,希望在体制外饿殍遍野的时候能混上一碗薄粥喝;一旦她为这种处境发了两句牢骚,就成了天塌地陷的大罪过,全网一起来把恨国小仙女批倒批臭!

最近刷到的为老中父母辩护的议程:展示一些子女记忆出错/遗漏的故事,主要逻辑是这些子女只记得父母严格地打自己,而不记得起因是自己闯了非常离谱的大祸。

这种手段只把原生家庭的问题限定在极为狭小的“肢体暴力”上,并且通过这种叙事将“家庭暴力”淡化为“过度惩戒”,由此大事化小(缩减范围),小事化了(转移性质)。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小孩现在抑郁,错的其实是小孩而不是父母,只是你们记错、记漏了而已

多么明晃晃的煤气灯啊,好久没见过这么经典的完美符合原始定义无需再作阐述和解释的煤气灯了。

以上是吐槽,以下给看到这些感到动摇和自我怀疑的小孩:单次的事件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创伤,但如果仅仅像他们说的那样只是童年少数过度行为导致的过度惩戒,而其他时候都正常相待,是不会造成成年后持续的抑郁、焦虑、安全感缺失、应激反应频发的。这是被长期情感忽视和情感虐待导致的结果。跟随你的感受走,如果你对他们感到陌生、疏离、无法正常沟通、自己一无是处,绝不是因为你小时候把祖坟刨了所以被他们吊在树上打了一顿导致的=。=

拔除地里的所有杂草与拔除村里的所有杂草是两回事,打死地里的所有麻雀与打死村里的所有麻雀是两回事。前者是保护庄稼,后者是毁坏生态;前者意味着边界与多样性,后者是罔顾边界,摧毁多样性;前者带来丰收,后者带来水土流失和蝗灾。有些人以为自己在做前一件事,正义得很,其实大家都知道,它们在做的是后一件事。

我以前一直觉得位卑者更能感知不公平的存在和形式,因为ta一直承受着这些攻击和痛苦。最近突然意识到事情可能正反过来,歧视者比所有人都更清晰地知道他人失权在何处。
有色人种想要正常坐公交,女人想露出头发皮肤,儿童想锁住自己的房间门抽屉柜,普通公民被侵占存款……任何失权者想要发出声音,哪怕只是说出自身遭遇,并未向谁索取公平,也会引起对方的愤怒、憎恨、打击、捂嘴,甚至消灭。男的对“拳”真的比女的敏感N倍,敏感到受歧视者难以理解这种过激。
我们需要在持续的麻木的痛苦中抽丝剥茧寻找问题和成因,阶级上位的歧视者们则十分清醒和享受地知道他捅了人什么地方,捅了多少刀,每一丝有动摇特权的可能都会被感知。

言必提“萝莉岛”的人既不在乎那些受害的女孩,也心里没有什么正义感可言,有的只是幸灾乐祸、比烂心理、以及遇到毫不相干的事情时突然提一嘴的whataboutism罢()

甚至“萝莉岛”这个名字就充满了轻佻、赏玩与满不在乎()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