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很深就是有些人谈防疫开放就说咱国医疗资源不足,你是要牺牲那些高危人群吗?我的天呐,难道放开防疫就百分百会出现“凡感染全重症”“凡重症死亡率百分之八十”的情况吗?那研发了这两年的疫苗和特效药都是中饱私囊吗?那你想想以现在国内这个防疫政策,对于会有急性疾病的人是不是也在牺牲他们的生命安全呢?
我很困惑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脑海中只能够构建出一个零和游戏的图景,就好像所有问题只有A和B两个选项一样,就有种被洗脑成功的感觉,看着特别适合去真理部写稿。
多嘴一句就是我说问题不只有A和B两个选项的意思是:我们要面对不是强行清零防疫和毫无防护能力不在乎死亡率的开放这两个选择,而是还可以在进行进口有效疫苗、建立群体屏障、医疗机构常态化应对新冠病情的前提下缓步放开,这是C选项。AB两条路都可以不走
没有必要只在两条错误的路中选择一条,之前提起非洲地区关于新冠死亡率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1非洲地区的医疗基础比较差;2非洲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不足。但是这两个问题恰恰是中国政府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中国在做好疫苗防护和医疗保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进一步降低新冠对人的威胁
@beta 我在知乎关注了一位免疫学专家,据信在 Moderna 公司从事 mRNA 疫苗开发,是我在疫情期间比较依赖的中文信源。他前两天写了个知乎答案,说中国如果现在解除动态清零,至少会感染一亿,死亡三百万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灭活疫苗性能差导致中国是免疫洼地;其次是执行清零的两年 ICU 床位没有显著增加以应对疫情;他还说这个估计值是在病毒不出现 ADE 变异的前提下的,如果出现了 ADE 变异,感染率和死亡率都会高得多。
昨天答案还在的,今天看到你这条嘟,想分享一下的时候发现答案已经删了。
@xuanlan 其实我说疫苗和特效药主要是指国外的品牌不是国内的,开放的前提肯定是首先混种有效疫苗,然后进行轻重症分类,不让轻症过度挤兑医疗资源。其实我感觉国内并不是做不到,只是新冠相对于科学问题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才导致了站在人均体内抗体不足,医疗机构也没有长期正常应对新冠的机制。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想不想做到,对于开放的呼唤更多是要求去做这些事。
@beta 不承认有更高效的疫苗,预算需要用于维稳的情况下,这个选择被杀死了。
@claudia 是的,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太政治化了,诉求更侧重于“开放”而非直接的“进口疫苗”也能够视为一种特殊政治环境下的妥协
@beta 如果他们真在意民众生命的话,不会做出这样的疫苗选择,也不会看到漫天的“非新冠死亡”。在无法实现mRNA高接种率的理想开放条件时,或许只有继续封闭和逐步开放两条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