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虽然我完全没有语言天赋但还是在努力学习语言因为我好想离开

感受很深就是有些人谈防疫开放就说咱国医疗资源不足,你是要牺牲那些高危人群吗?我的天呐,难道放开防疫就百分百会出现“凡感染全重症”“凡重症死亡率百分之八十”的情况吗?那研发了这两年的疫苗和特效药都是中饱私囊吗?那你想想以现在国内这个防疫政策,对于会有急性疾病的人是不是也在牺牲他们的生命安全呢?
我很困惑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脑海中只能够构建出一个零和游戏的图景,就好像所有问题只有A和B两个选项一样,就有种被洗脑成功的感觉,看着特别适合去真理部写稿。

多嘴一句就是我说问题不只有A和B两个选项的意思是:我们要面对不是强行清零防疫和毫无防护能力不在乎死亡率的开放这两个选择,而是还可以在进行进口有效疫苗、建立群体屏障、医疗机构常态化应对新冠病情的前提下缓步放开,这是C选项。AB两条路都可以不走

没有必要只在两条错误的路中选择一条,之前提起非洲地区关于新冠死亡率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1非洲地区的医疗基础比较差;2非洲地区的疫苗接种率不足。但是这两个问题恰恰是中国政府可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我认为中国在做好疫苗防护和医疗保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进一步降低新冠对人的威胁

@beta 我在知乎关注了一位免疫学专家,据信在 Moderna 公司从事 mRNA 疫苗开发,是我在疫情期间比较依赖的中文信源。他前两天写了个知乎答案,说中国如果现在解除动态清零,至少会感染一亿,死亡三百万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灭活疫苗性能差导致中国是免疫洼地;其次是执行清零的两年 ICU 床位没有显著增加以应对疫情;他还说这个估计值是在病毒不出现 ADE 变异的前提下的,如果出现了 ADE 变异,感染率和死亡率都会高得多。

昨天答案还在的,今天看到你这条嘟,想分享一下的时候发现答案已经删了。

@xuanlan @beta 其实我的困惑主要是,以现在的防疫政策,也看不到 “高危人群” 得到保护了......只是高危人群(即老弱病残)虽不因为新冠而死,但多的是因为防疫政策得不到及时的救治。

@xuanlan 其实我说疫苗和特效药主要是指国外的品牌不是国内的,开放的前提肯定是首先混种有效疫苗,然后进行轻重症分类,不让轻症过度挤兑医疗资源。其实我感觉国内并不是做不到,只是新冠相对于科学问题其政治色彩过于浓厚,才导致了站在人均体内抗体不足,医疗机构也没有长期正常应对新冠的机制。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做到,只是想不想做到,对于开放的呼唤更多是要求去做这些事。

@xuanlan @beta 这都是后话了。它们有钱搞这么多垃圾国产疫苗,和各种兴师动众耗财的“防疫”,也不去采购和升级医疗资源。况且医疗资源是永久受益的

@lizard @xuanlan @beta 主要是,它们又把它当成一场能赚钱的“危机”了。没有真疫苗也没有床位,迅速走到了房地产一样的死胡同。不过这次是尸积如山的死胡同了。

@claudia @xuanlan @beta
始于逃避责任,然后赚钱,收割权力,一切都是好听的话骗人服从。压根就没真的考虑人死活和长久的经济

@xuanlan @beta 关键问题就是“ 灭活疫苗性能差导致中国是免疫洼地”。归根到底他们并不在乎人民的生命安全。

@xuanlan @beta 讲真,根据香港数据,三针灭活其实也有80%防重症率,我觉得也没必要说的一无事处吧(虽然不开放给国内打肯定有一种吹捧国家技术的意味在里面

@beta 不承认有更高效的疫苗,预算需要用于维稳的情况下,这个选择被杀死了。

@claudia 是的,所以现在这个问题太政治化了,诉求更侧重于“开放”而非直接的“进口疫苗”也能够视为一种特殊政治环境下的妥协

@beta 如果他们真在意民众生命的话,不会做出这样的疫苗选择,也不会看到漫天的“非新冠死亡”。在无法实现mRNA高接种率的理想开放条件时,或许只有继续封闭和逐步开放两条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