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上海万圣节的冲塔照片:
第一组:想让你死。
第二组:国家暴力。
第三组:小熊维尼。

整理上海万圣节几组历史性造型:
第一组:“打倒程蝶衣”和鲁迅的“学医救不了中国人”。
第二组:防疫相关。大白和做核酸。以及爆发的白纸运动。
第三组:社会问题。有加班、退休、乙方、上证股市、三胎、网暴等。

下一条嘟嘟再整理冲塔造型。

之前演示了GPT-Tutor单词学习的功能,接下来这个视频是演示具体的单词学习流程。可以对比一下使用GPT-Tutor记单词和你平时记单词的区别。

这个记单词的方法其实是为了解决一个困惑我许久的问题,就是我总感觉自己学会了单词,记得意思了,但为什么还是无法像母语使用者那样,能够不假思索,好像仅凭借本能就能够正确使用这些单词?

比如我是中文母语者,那么我能够一下就搞明白究竟是用“一头”还是“一只”来形容大象,但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我主动学习的时间比学中文还要多得多,但很多时候我还是不能像中文一样一下就弄明白什么时候用“一只”,什么时候用“一头”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我学习单词的方式上。以前我学习单词好像就只是记忆意思,但只是记忆意思就只是在记忆一个一个孤立的点,彼此之间无法产生关联,但单词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点存在整个语言中的,当我们学习单词时也不应该孤立地去记忆它。

如果把单词为原点建立一个三维的坐标系,x轴应该是单词的含义,绝大多数人只学习x轴上的内容;y轴则是单词的使用,如果这个单词是一个名词,那么单词的使用就是指使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个名词、使用怎样的量词来描述这个名词,然后使用怎样的动词来使用这个名词;最后Z轴是这个名词和其它相似词之间的区别。

只有在三个维度上的学习,才能够像母语使用者一样正确掌握单词的含义和使用。就像我们学习中文一样,我们学习什么是“大象”,我们不会说就只是看着书上对大象的解释就足够了,我们还会学“一头大象”,“一群大象”,“魁梧的大象”,“我骑在大象背上”······这样当我们看到大象时,我们就不会疑惑究竟是用“只”还是用“头”来形容大象。

以前可能对于一本词书或者一个记单词app,要这样记忆单词太过麻烦,但是使用GPT-Tutor,你只需要使用视频中的三个prompt就能实现。使用这个方法记忆单词能够解决以前学习单词方式的不足,使得在学习单词时能够达到像母语使用者那样程度的熟悉,为我们学习这门语言提供一个非常牢靠的基础。

youtu.be/Y7VQjG_OTUg

@board
@runrunrun
#使用ChatGPT辅助学习

应网友要求公开地狱笑话串:
(宝宝们别转了我害怕要不这样吧你们往外截屏的时候就说是你们自己写的求求了)

这两天 fedi 来了很多新人,有安全考虑的象友们可以试试备份个人数据之后在设置里开启定期自动删除嘟文。推荐两个我觉得好用的备份查看工具。 

【最方便】
purr.neocities.org/
在线查看。操作一步到位,把导出的文件压缩包直接拖入加载就行。所有类别(原创/回复/转发/点赞/书签)都很清晰,可搜关键字,可按时间索引。

【最稳妥】
github.com/zero-mstd/mav-z
本地离线查看。需要先下载工具包但操作也很简单,技术小白友好。实例的导出文件格式是 .tar.gz 的话可以一步导入自动加载,像草莓县是 .zip 这种就得解压好文件后手动导入一下。可以查看原创嘟文和回复,看不到转发/点赞/收藏的内容。可按时间索引,不能搜索关键字。媒体文件如果是手动导入需要解压到工具所在文件夹才会显示。

我的方案是平时用第一个在线的,第二个本地离线的下好放着以防某天出现在线工具用不了的情况。

#长毛象安利大会

是不是还有人不知道这个……如果你嫌弃百度云限速,那么
1.打开motrix.app/zh-CN/
2.下载motrix,启动
3.用这个解析网站解析一下百度云盘地址
dupan.ink/
4.发送到motrix
5.开始享受不限速的美好生活

收费方式:基本免费,大量下载需买VIP。

这是三年前做的新冠病毒起源时间线(2019年末到2020年初)。当时对照了海内外媒体各个消息来源以及非官方性质的网络信息。时间线上每则信息都有备注来源,全是我一条条查证过的信息。
中国官方与非官方的时间线,对照着看,细节无穷。
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当年都做了些什么。
evernote.com/shard/s315/sh/07e

天……我才知道火灾的受害者之一的爱人和长子2017年就被当局关进camp了,自那以后再无消息,她独自养着四个孩子,熬过了一百多天封禁,最终和孩子们都葬身火场……
邻居还要冒着巨大风险告知她在瑞士的亲戚……

这是新疆人三个字承载的东西,任何汉族人,包括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都没有资格说自己懂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source:
npr.org/2022/11/26/1139273138/

为什么罐头辰说“别忘了追着灵车喊妈妈的人”就没事,玛丽莲梦六就要坐牢呢?除了时间点不同之外,更关键的是,后者是在记录,而前者是在煽情。这里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精准”VS“宏大”。

宏大叙事,大家都比较熟悉,这是洗脑系统里最底层的东西,几乎可以说是刻在中国人出厂设置BIOS里的程序。你经常会发现,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各个方面都是反贼,但是一旦说到打台湾之类的事情,马上就会变成没有人性的粉红。这就是因为民族大义家国同构江山混同这一类的宏大叙事,作为终极洗脑术一直在终点等着你。看不透这一点,就永远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可是,宏大叙事为什么有效?回到原点,为什么最开始它会被接受?这是因为它符合人性中的惰性,也就是偏好模糊而非精确。比如“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民族”这句话,听起来爽就对了,至于什么是文明?标准是什么?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中华文明到底是多少年?什么是传统?传统真有一个统一的范式吗?什么是统一?有哪些不同的统治方案?……这样的追问太辛苦,不符合人性的日常。

不过很明显,当你问出这些细化问题的时候,就是在解构这种宏大叙事了。而对于利维坦希望你相信的那套东西来说,偏好精准的思维习惯,本身就意味着危险。好在大多数人都比较懒,所以最开始对这种模糊的词语是没有警觉的。而一旦这种思维模式被写进BIOS里,再想吐干净毒奶就比较难了。

现在你比较一下,罐头辰的叙事之所以是讨巧的和安全的,是因为这些受难者,都是作为意象和符号出现的。它们的作用,是小学生作文里的排比物料比如黄继光邱少云,是诗经里用于“起兴”的景物描写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而这些“雎鸠”,从来就不是故事的主角,诸如“祖先的火种”和“亡国灭种”之类的空话套话,才是永远站在舞台中央的绝对主角。哦不对,它们其实也不是主角,它们的作用只是把所有的哭喊都变成无足轻重的白噪音,让真正的主角永远伟大光荣,熠熠生辉。较之于鲁迅笔下拿殉道者的鲜血治病的无知乡民,这种有意识地用受害者的痛苦衬托民族大义的伟岸,是更加阴险、更加恶劣的“吃人血馒头”。

理解了这一点,再回头看玛丽莲梦六,就能意识到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是在用白描的方式,记录和汇总那些在宏大叙事中永远都会被淹没的声音。在玛丽莲梦六的文章里,没有任何大词,甚至没有任何的总结——根本不需要,单是描述,就已经足够触目惊心了。而对于这些触目惊心的东西视而不见甚至觉得聒噪,就已经足够证明那些宏大叙事爱好者有多没人性了。

所以,当他们轻描淡写地说“我们走了一些弯路”的时候,当他们甚至(在实在无法回避时)把苦难包装成伟大的时候。我们有义务用记述对抗遗忘,用细节对抗收编。好消息是,这种反抗一点都不难,而且很有效。唯一需要的只是陈述,把大词先放一放,就是陈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即使没有勇气成为一个信息的汇集者,单纯做一个个人角度的记述者,也已经很厉害了。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