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行业这么多年,这几天才慢慢体会到,之所以应试教育是国内教育的主流而它之所以那样设计,不是为了遴选能力最优者,而是要确保社会的管理阶层、精英阶层中大部分是听话、服从的无异见者,所以教学中,评估的地位大过学习本身(习得、理解、迁移),评估方式也只能是现在所见的那样,考试为主、客观题为主,主观题实际上也是客观题。与其说是在遴选学习能力强者、会举一反三者,不如说是要确保他们是循规蹈矩的,而“应试”之义不在于在学习结束后做总结性评估完成对学习者的反馈,而在于让评估本身成为目的,居于教育的核心,通过长达十二年的学习锻炼人服从规范、向它效忠的“品质”。而这条路上一旦有所成便难以主动放弃,这是应试这个单向的零和游戏训练出的心性之一。
在一个表面推崇优绩主义的体系中相信优绩主义的人,较倾向于服从体系内的主流价值观、默认这个体系中所有的主要条款、附加条款,而加入这个游戏前,我们甚至都没有机会浏览一下 terms and conditions 再按下 agree and proceed,我们往往无从知道what we have signed up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