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ggg boosted

男的是喜欢看女人内裤吗?男的只是享受侵犯的权力,喜欢在暗处窥探隐私的快感和掌控感,这就是男人为什么是贱货的原因
性犯罪的根本就是对边界和权力的侵犯

fisheggg boosted

去年的这个时候,上海陆陆续续进入了封控,每个人每天出门前都惶惶然,不知道当天能不能顺利回家。每进入一个场所都惶惶然,不知道会不会突然被关在里面。

4天之后我的小区进入了73天封锁的第1天。当然那个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会封73天。

正如大家都知道的,一开始说是2天,后来又加2天,各种段子,什么切丁啦,切块啦,浦西浦东鸳鸯锅啦……

每天睁眼第一句就问丈夫“今天解封了吗”,问了一阵子就不问了。公交地铁全面停了,解封是不可能解封的了。

平时所有的APP都追着卖东西给你,连顺丰、收件宝都想让你下载它的APP购物,但到了封城,刷遍超市APP和购物APP,一根菜叶子都买不到。京东的订单也是纹丝不动。到后来连超市和快递都被封了。丧病如此,公众号还一个劲发“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看到这句话都想杀人。解封后也确实有很多人开始杀人。当然他们杀的人并不是我想杀的人。

看小区群里那些防疫爱好者的发言又是另一轮折磨。不像有的人说的那么简单,在资源极其匮乏,小道消息是唯一真实信息来源的情况下,群是不能随便退的。

整个封控期间并不是人们平静地在家里呆着不出门就完事的,还伴随着各种折腾。每天早上的喇叭,大筛,转运,假阳,扑杀,消杀,方舱,一阳迁徙……没完没了。焦虑,焦虑,无尽的焦虑。

我的猫病重,我无法带它去看医生。我的猫要被安乐了,我无法送它最后一程。

走之前不太密集地见了几个朋友,每个人能都会聊到上海封城,但是都不会聊很多。没什么好说的,当时在上海的人过的什么日子大家都知道。

如果早10年润出来就好了,事到如今,原生国带来的创伤会伴随我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贯穿我一生。

fisheggg boosted

以下这段文字会很无聊,纯当对抗语言污染的一点西西弗斯式的努力吧:

1、保险可以是一种保障,保障却不一定是保险。把保障说成是保险,就相当于默认这笔钱交了就是交了,是收不回来的,至少是你个人说了不算的;

2、即使是保险,保险最重要的是信用,不能买的时候说这个能保,用的时候说这个不能保。可以任意改变使用条款,由公权力决定怎么用的,不是保险,是税收;

3、即使是税收,也存在一个专款专用的问题,不能收的时候是一个说法,用的时候又是一个说法,即使要改变(比如核酸检测能不能走医保的账),也得事先征得纳税人的同意;

4、总之,如果是保障,那医保就是一种专项储蓄,应该由个人决定怎么花,只要是跟医疗有关就行;如果是保险,那医保就应该商业化运行,由个人决定怎么买,买哪家都行;

5、而现状是,中国的医保其实是一种缺乏有效监管的专项税,公权力打着医疗的名义收你一笔钱,然后想怎么花怎么花,不够了再找你要,你要就没有。

fisheggg boosted

骂人最狠的话是什么?不是问候列祖列宗,也不是一连串脏话,而是消灭他人主体性。
譬如饭桌中年最喜欢说的话,“你还年轻”、“我也有过这个阶段”、“我可以理解年轻人有情绪”之类的话,逃避开自己无法回应的问题,将对方的观点降格为非理性的“情绪”。
同样,消灭女性表达观点的利器也无非是“对女人要哄不能讲道理”,即便在真的很情绪化的时刻,这样的措辞也逃避了一个事实:没有办法正面回应情感需求恰恰是一种认知缺陷。
中国在气球事件中的表态也无疑如此,将拜登的回应斥为“无法压制住国内共和党极端声音”,实则绕过了“气球事件事实是怎么样的”这个事实判断。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诡辩方法。

fisheggg boosted

李医生逝世三周年
恍如隔世未曾忘记
愿他安息愿哨声依旧响亮

fisheggg boosted

以赎买得自由,一直都是中产阶级的一个幻梦。虽然这个梦从来都不是真的,但却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幻灭得那么彻底。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强调意识形态的政策制约,即使甘愿付出高得离谱的溢价,只靠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下行,支付这个溢价的能力,也正在全方位地消失。而且最关键的是,赎买所能获得的自由感,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前提,那就是总得有一些能够完全屏蔽政治符号,作为避风港而存在的纯消费主义环境——就算你是动物农庄的种猪,配种架上也不能写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吧?可是现在连这一点都很难做到。你犬儒,狗窝里也有红袖箍。你鸵鸟,沙子里也有404。

fisheggg boosted

@haoqun @normanzxy 对,从八万项砍到两万项。FT这个图表显示得非常清楚了

fisheggg boosted

“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这句话出现在新年贺词这样的场合,基本上就是“我知道你们都在骂我”的意思了。

fisheggg boosted

这个帖子算是讲透了。最关键的一点是,之所以放开得毫无准备,恰恰因为之前的政策一直是以清零(而非放开)为导向的。就好比扛鼎,再怎么有劲的人也得考虑怎么放下来,以"举到举不动”为总方针,就一定会砸到自己的脚。虽然这个逻辑并不难懂,但我仍然强烈怀疑怹是真没想通。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