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和焦虑,最近有一些新的感受。之前觉得这些情绪是因为政治、国家和我所在的地理位置——离开那个环境就可以缓解。但目前仅对我自己来说,我发现情绪这件事跟我在哪里没关系。
政治和身份认同当然无时无刻不在塑造我,但此时此刻我感受到的是,我的性格、处事方式和追求对精神和情绪的影响更大。
只要我想要的、追求的事情(不一定是什么远大政治目标,可能就是很具体的东西)还存在一天,只要我和生活的冲突还存在一天,它就会反复出现。“敏感是戴罪的天赋。”
之前的处理经验只会让我在它再次出现的时候更容易觉察到,但它的程度不会随着我有处理经验而减轻或者消失。就像季节更替一样。冬天每年都来,冬天会过去,但也会再来。 冬天总来,人对降温的感知就会敏锐,但不代表它来了你可以不加衣服硬扛着。熬过去到春天,熬不过去就算了,也没啥,886就完事儿了,把它想成自然更替的一部分就好了。
但想跟所有在抑郁症里挣扎的人分享的是:有时候要把自己想得“小”一点——我不是第一个这样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成吨的人和我分享着相似的境遇,承受相似的苦。这样心里会舒服点,就不会那么易折。而有时又要把自己想得“大”一点——是的,我很重要,我很特别,世界因为我的存在,会变得有一点点不一样。
@giggggle 好像是这样,敏感让我们感受更多爱,也让我们承受倍增的苦。一次次的经受磨难,每一次都是相同的痛。只是提醒自己觉知的速度在提升,这种往复刺痛堆积带起的隐形创伤,何必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