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Humar

快过年了,我正好有一些非常悲观的关于对话和沟通的观点,可能有助关注我的朋友平静地熬过节庆聚会场合,分享给您。

首先,这年头没有人要跟您沟通了,大家不过是礼貌地、不礼貌地轮流发表高见。就算是面对面的「对话」,也大多是看似「听您说话」,其实是「等您说完」。

带着这样的预期再开口,比较不容易失望一点。

请您一定记得,您的情绪是非常宝贵的,是需要时刻留意小心呵护的。

因此在参与任何消耗情绪的讨论之前,我都强烈建议您退一步,掂量一番,问自己,这个值得我费劲吗?

请您相信,一个在网上偶然路过您的发言,留下让您想要反驳、回应的评论的对象,或者是聚会圆桌对面几年都见不到一次、说话像是背诵抖音热门评论的亲戚家大儿子,能够因为您的回应而改变、修正观点的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因此任何时候我都不建议以「纯粹沟通」为目的去回应这样的对象,因为这是纯粹的浪费情绪,对自己有害无益。

那么如果您决定参与这样的一个讨论,这个讨论就必须能够提供比「纯粹沟通」更多的价值。

比如,如果对方是您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那么您可以考虑为友情搞搞自我牺牲。

再比如,您决定借此机会发表更多的高见,看似回应对方,实际上是自我表达,也是不错的。

大体上,使用简体中文的朋友,平均来说,都可以稍微培养一下「自恋」「自大」的情绪,把被原生家庭、学校、政府以及工作消磨掉的自尊养一养,不要怕矫枉过正。

然后虽然不需要大声说出来,但是私底下记得,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网络上,大部分试图与您对话的对象,都不配与您对话。

您的情绪、精力、时间,都是很宝贵的,当然有时候您也可以搞搞挥金如土,或者像我一样,搞搞社会服务。

但请一定记得保持觉察,保持 mindful,有意识地保护自己,避免 burn out 和情绪过劳。

最后祝您新年好:)

不过我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我这一脸的佛光普照也并不是通过主动学习、刻意练习获得的。
我现在,大部分时候吧,能够对自己的情绪状态有觉察,有特别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感觉不太好和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及时发现,而不是等到事后才意识到被过度消耗了。
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曾经落到过连喘气都嫌费劲、起床就已经耗尽一整天的力气,这样的低谷,才被迫自学成才、久病成医的。

不过很不幸这些经验似乎还是很有普适性,所以分享出来。

@h 赞同基本的观点:不必要想着说服(你所面对的)“大众” 大部分出于安全的考虑 不同之处在于我觉得即便是( 情绪和表达也并没有那么珍贵 爱护自己的情绪和心灵非常重要 珍惜自己的观点和表达没那么重要——大部分时候都没什么价值 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因为是“属于”“我的” 对“我”来说显得“特别” 别人没有义务和多半缺乏偏好郑重对待——这也有助于和“朋友”(“熟人 ” 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