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视频前阵子很多朋友推荐给我,刚刚看完,非常有意思的拆解,但推导过程是错的,导致结论也不太成立,却错打错着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作者对每首歌截取 1800 个声音片段,并对每个声音片段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出 22050 条正弦波,每首歌的 1800*22050 条正弦波就是 AI 跑的数据源。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跑之前必须要先对所有歌曲进行一轮振幅的标准化(Normalize),否则最终结果会受「歌曲振幅的动态范围」的极大影响(通俗点理解,音量最大处和最小处的差值)。但这是小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如果每首歌的数据源只有 1800*22050 条正弦波,那么 AI 跑出来的结果反映的不会是编曲问题,而是这两个问题:
歌曲速度问题;
歌曲母带的频率问题。
因为这两个因素,是对这 1800*22050 条正弦波产生影响权重最大的因素:
歌曲速度与平均速度差距越大,这 1800*22050 条正弦波越不同;
歌曲母带做得越不讲究,这 1800*22050 条正弦波越不同。
所以作者最终跑出来的「奇怪歌」,或者是歌曲速度最快的,或者是母带做得最差的。
作者可以验证一下,选择任意一首跑出来的「平均歌」,最平均那种,给这首歌自始至终加入一轨振幅很大的 19000Hz 的正弦波(绝大多数音乐里这个频率振幅都极小),那么估计它会立刻变成「奇怪歌」。
粗暴点讲,视频里跑出来的「平均歌」其实是「母带平均歌」,「奇怪歌」其实是「母带奇怪歌」,这跟普通听众在意的「作曲」「作词」「编曲」都不太有关系。这其实没办法,因为数据就是针对一轨成品跑的,作者拿不到每首歌的分轨。
-
但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作者跑出来的「奇怪歌」部分。早期的「奇怪歌」都是制作精良的快歌(几乎都是周杰伦的),后期的「奇怪歌」都是母带做得莫名其妙的网络歌曲。为什么后期的「奇怪歌」不是那种制作精良的快歌了?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早期大家的母带水准都在线(仅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论),当时的音乐红起来之前,首先经由了精英选择、行家制作,母带都在线,那么权重就会落到速度上。后期大家的母带……可能就没啥正经母带,因为现在的音乐人人可以制作,且不再有精英帮忙筛选,一首红起来与其质量也几乎没啥逻辑上的关系,所以权重就落到了母带最基础的频率安排上。
内容泛滥之后,你需要筛选。其实这也是厂牌存在的意义了。
HEM 制作人简介:無酒道人
無酒道人的身份一言难尽。首先,他真的是一位道士,正一派天师道有度牒、可以给人做法事的那种道士。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跨性别心理认同人士,甚至还是无神论者。
無酒道人的音乐基础也一言难尽。一方面,他自小学习吉他演奏,木吉他十多年、电吉他七年,视谱演奏的水准相当出色;另一方面,他此前对和弦到底是什么却毫无概念,「国内音乐教材对和弦的描述似乎在故意为难我。」
無酒道人尝试学习音乐制作的初衷是自我疗愈,多年来他一直有重度抑郁和焦虑的问题:
「HEMe 的课程安排和讲解,让我可以暂时脱离浑浑噩噩的工作,进入一种高效的学习状态。我喜欢这种感觉,每天都有新的、有趣的知识来激活我。」
「在制作这首歌的时候,我痛苦又兴奋,生活中的一切声音或概念都会让我思考『能不能把这个加进歌里?』」
「这种创作状态让我不再逃避,不再放弃思考,把我从麻木和恐慌中拔了出来。」
音乐又救人一命。
(图为無酒道人为大家送上平安符箓。)
-
注:
1、这是 #HEM 制作人简介# 的第十三期,简介内容由 HEM 与制作人对谈后整理而成,之后我们会推出更多制作人简介。
2、HEM 不拥有任何制作人的经纪合约、制作合约,HEM 只签约歌曲,不签约任何制作人。这代表着,如果你想与某位制作人合作,既可以通过 HEM 进行联系,也可以直接联系制作人。HEM 认为对制作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制作人自由选择「下一首歌适合交给哪家公司来发行」。
大家好,HEM 发行了最新一期作品。如果你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我们一如既往为你提供了足够多好听的新歌,你可以在 Apple Music、Bandcamp、Spotify、QQ 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流媒体平台聆听这些歌曲。
本月来自 HEMe 第二届制作人的作品初次亮相,与第一届制作人的口味非常不同,几位第二届制作人的曲风聚焦于 Trance 和 Ambient,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听觉体验。
本期作品有——
一、入选 HEM Topshelf 的以下作品(该子厂牌仅发行全球范围内最好的电子音乐作品):
本期空缺。
二、入选 HEM Underground 的以下作品(该子厂牌仅发行 HEMe 成员生涯前九首作品中的惊艳之作。如果你想发掘令人激动的音乐制作新人,该子厂牌几乎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想检验 HEMe 的教学成果,该子厂牌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1、Kame 的 Trance 单曲《Sunrise》。
三、入选 HEM 的以下作品(该厂牌发行虽未通过 HEM Topshelf 或 HEM Underground 评委会审核,但通过了梁欢个人审核的作品,它们依旧是某个曲风里的杰作,并且我们不应信赖任何评委会的口味) :
1、6kHz 的 Electronic 单曲《Minor Arc》;
2、6kHz 的 Electronic 单曲《Midnight Convenience Store》;
3、尖端恐惧的 Drum&Bass 单曲《Brilliant》;
4、尖端恐惧的 Ambient 单曲《Blackbird》;
5、RyanC 的 Ambient 单曲《Waves》;
6、FatGuy 的 Techno 单曲《LOCA LOCA》;
7、FatGuy 的 Techno 单曲《Wonderful World》;
8、岩仙伟的 Space Ambient 单曲 《宇航员见闻录》;
9、無酒道人的 Ambient 单曲 《珍惜黄昏的村庄》。
听歌快乐!
大家好,我是永远不爱你们的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