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客气地说,如今教育工作者的苦是无法说的,即使说出来,也很难在社会舆论中得到真正地认同。
但是我还是想说,一线教育工作是非常苦的,风光无限地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像雅典学院那样师友生恭的场面大部分时候是不会发生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大部分时候面对的,是教育行政部门弹性大如泰国橡胶枕的职业评价体系,时常误以为学校只有一群没有亲人没有爱人的天煞孤星却业务能力惊人的教师和他自己的亲生孩子的暴躁家长,以及在黏在桌子上叫不醒和翻出学校围墙一去不返的之间反复横跳的学生,大部分一线教育工作者常年在这三层debuff下工作,哦对了,还有在试图谈及工作烦恼时,收到的“教师就是灵魂工程师”“教师天生就要爱岗敬业”的苛刻道德要求。
一线的教师尚且如此,校长要经受的压力和付出的艰辛大概是他们的至少十倍,如果把这所学校的地点搬到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个压力至少还要再乘以十倍。
所以,就像每一位医生在病人出院时会反复叮嘱病人“千万不要干这个”一样,每一位教师目送学生毕业时,也有至少九千九百九十九句类似的叮嘱想要给学生讲——这也是大部分教师的最后一课通常上得比平时混乱的原因之一。
因此,一位常年与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女学生打交道,想必也目睹了相当数量学生日后人生轨迹的校长,她不愿意接受一位全职太太的捐赠,其中的意图真的很难理解吗?对方有钱,生活幸福,态度诚恳,校长就一定要接受这份捐赠吗?

我又要来解释一下自己的意图,但是我认为表达是有必要的,所以我不介意一遍又一遍重申我的观点。

我尽量避免在谈论一件事时使用价值判断,也尽量不对一件事做出简单的“对错”二分判断。因为我认为,想更全面地理解一个事物,价值判断不能走在理解分析之前。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中当然有不同的价值,但不妨碍每个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去理解、分析它。谈论社会事件并不是改考试卷,不必一定要分出“好坏”与“高下”,甚至很多时候,真理的对面也还是真理。

@lilylindbergh 我觉得那个校长身处在她的环境和立场,真的太好理解了……批评她的人大概离底层的生活太远了太久了。我爷爷奶奶都是教育从业者,跟那位老师的想法差不多。

@echoco 是的。我当然不是认为“只要初衷是善的所以就可以不看结果”,只是想说在谈论她的思想和行为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她所在的地区是中国西南边境省份的贫困地区,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生存”层面的,这里有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因为贫穷带来的厌学情绪,还要时时刻刻面对“读书无用论”的残酷拷问,要与那个恶劣环境搏斗的人是她,而不是开着空调在网上敲敲键盘的网友。

@lilylindbergh 我爷爷以前带过很多学生(这些学生现在都是退休的年纪了),很多都是乡下出来的,住不起宿舍,爷爷就收在家里住。学生高考的时候拿自己的工资买燕窝给学生吃。他对学生也非常非常严厉,因为对那些乡下孩子来说,读好书是唯一的出路。
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见过真正的贫穷,以自己的见识去judge那位校长,也是一种狭隘。

@echoco 是的。说得极端一点,城里小孩读书成绩不好还可以去做点别的,虽然活得可能辛苦一点,但毕竟不会面临生存问题。但这些山里的小孩,读书是他们唯一的长远的出路,老师为了让学生不辍学就要用尽一生的力气了。
我真的觉得,在评价之前,还是先好好理解吧。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