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象友贴a股过年前直接把机构卖出禁止了。我真的楞到举着咖啡忘了喝,呃。就是小学生,比如我儿子,也知道不能禁止做买卖,社会建立在交换基础上。与其说小学生不懂,还不如说小学生任性。光是不懂,总有懂的人说不行啦,这样那样,总之,不能这么做,可以那样做。一个领导配一堆专家不就这个意思吗,领导可以不懂,但是领导要听劝。领导不听劝,谁劝谁倒霉,就是小学生的任性,有权,任性。后果严重又怎么样,小学生又不负责,大不了再杀俩太监。
其实这故事也不是头一回。上一个主角上吊了,在他搞得一团糟以后。历史总是互相抄袭,这都21世纪了,还得上吊解决问题,贵国跟世界确实树着一堵高墙。我在意的人,都在贵国,所以,赶紧上吊,不要等到一团糟。
这是我的新年许愿。

就再写一次在这里,请不要给鸟类喂面包,请真的不要给鸟类喂面包。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没有说教的意图,而是希望大家了解到为什么不要喂面包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鸟类度过青黄不接时的寒冬。

面包的主要成分是精加工面粉和精糖、盐等,是营养成分很低却很容易饱食的食物,鸟吃了面包以后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却很容易饱食而不再摄取其他食物,会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畸形,比如翅膀发育不良,力量不够而导致无法正确飞行。

冬天特别是下雪以后,是鸟类获取食物最艰难的时候,这种情况要一直延续到来年二月或三月,农民翻地把前一年地里遗落的谷物和虫子翻出,以及树木开始发嫩芽以后才会有比较好的食物来源,在这之前,人类有意识的提供正确食物、会帮助鸟类过冬,这些食物要富含营养和脂肪,可以喂食的(注意是未加工过的,不能含盐):
亚麻籽、葵花籽、小花生、燕麦、玉米、豌豆、橡子、榛子、苹果、香蕉、醋栗、梨,以及动物油脂或椰子油,后者本地居民会在屋檐下挂一条五花肉,供给山雀家族、喜鹊、啄木鸟、夜莺等等,它们都需要摄入足够脂肪。

此外,家中养猫的一定要注意不要在自家院子里给鸟类提供的食物和水。

分享一些本地喂鸟的方式。

#K悉

律师教了我一点应付国内法院的智慧。
如果到法院来办事,一定要弄到承办那个案件的具体法官的联系方式,而且必须和本人联络上。
千万不能打到办公室,比如,对方说人不在过一会儿再打。
这种屁话一点都不能信。
如果对方说人不在,那就从公开的各个办公室的电话挨个打下来,挨个问,直到问到一个能提供具体信息的人,或者找到本人为止。
否则,得到的只会是漫无边际的“再等等”,等来等去有时候一晃一天就过去了。
邮寄或者当面交材料也是,能有回执就拿回执,如果实在不给,一定要自己先扫描存档,不然法官自己把材料弄丢了,还会说是因为你没交。
在国内生活的一大原则就是,听别人说的话,能不信就不信。

转 @李不白的微博(微博)

此医生的绝望,也是有常识者的绝望。

@board
@broad
不方便透露具体信息,但据我所知,最近有多人被请喝茶
其中也有象友

不排除年末冲KPI的可能,请大家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心态放平,别紧张、别恐惧、别害怕,仔细思考,冷静应对。

[1]【被问话前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清理】的check list
供参考
此check list是为了防止因为小事被查手机却查出大事。
・检查一遍自己使用的SNS:微博、微信、mastodon(fediverse)、twitter、instergram、telegram、discord、signal、element、whatsapp等,重看一遍聊天记录与发布过的内容,是否留存有敏感言论?
・敏感言论是否涉政?是否是故意散布谣言?是否侮辱诽谤他人?
・打开手机相册,检查一下是否留存有敏感内容:截屏、照片、视频、标语口号等。
・若有敏感信息敏感内容,及时删除。也可以考虑注销删除风险账户,特别是【绑定了国内手机号码】的账户。
・若有预感自己可能被找,警方很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已发布的敏感内容:提前针对每一个敏感内容,想好对策。
面对口头问话:积极糊弄,随意应付。面对纸质记录:审核事实,留心细节,据理力争。
・若身边有朋友已经被找,及时找这位朋友核对细节,特别是问询中提到了什么内容、说出了什么信息,对一下口供。
・背下至少一名与你同城的人的电话号码及姓名(同城人能成为把你捞出来的人),特别是于非家乡城市独居者。

[2]约谈应对简要指南——by 五木
project-gutenberg.github.io/Pi

恳请转发,了解一下也没有坏处。上网冲浪,安全要紧。

你身高一米九没有19厘米也至少应该要有个9厘米吧

Show thread

和身高超过一米九的邻居约会了
结果发现

不行
sigh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去年十月底,因为富士康封控,大批做工的年轻人怕被封锁而找不到工,连夜沿着高速路边徒步回家。那时候基本上全河南都在封,打车是不可能的,大巴车也停了,据说有人走了三天三夜。我在河南高速的小程序直播里看了一会儿,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郑州富士康到底在什么位置,离机场很近,但我以前从没注意过。可能去看的人太多了,没过多久那个区域所有摄像头的直播都被关掉了。
昨天晚高峰昌平线故障全线停运,打车排队一千多人,很多人只能在雪地里沿着铁轨走路回家。我这里早上8点,看到有人说自己还没打到车,走了快一夜。那已经是北京时间的半夜三点了。看到一个帖子叫《西二旗的地铁会给多少人结束北漂埋下伏笔呢》,里面有上千的评论,说今年的不景气,下大雪不准居家办公,打不到车,工作不如意,房租贵,说要离开了。有人说有时候就是这种小事才是压垮人的稻草。更多的人在发问但更像是问自己,“这个班非上不可吗?”过了三小时再去看,这个帖子已经没了。

涉及敏感议题的新闻报道的伦理问题(或,江雪伦理事件)的【汇总】

日前,我在活吧上看到一篇public的长嘟文,是一份提醒:因为江雪在采访中漠视伦理、剥削消费当事人,所以呼吁所有在可能涉及重大安全风险的议题上和江雪合作的受访者或编辑对她保持警惕。
对于记者来说,这是很严重的指控。随后,一篇名为“白纸运动后,给涉及大陆政治敏感议题相关采访报道的建议”的文章发布在了指控江雪存在伦理问题的长嘟文下方,同时也发布在了matters和medium,而公民日报、北方广场则在instory里对它的链接进行了转载,该事件由此开始发酵。
四天后,江雪在matters上发布回应文:因“白纸抗议”的报道被质疑“伦理”,一个记者的回应
随后,matters上也出现了几篇相关的文章。

此汇总将把相关的文章、嘟嘟按时间线罗列:
【1】指控江雪漠视伦理、剥削消费当事人,呼吁众人对江雪提高警惕:alive.bar/@Noisemaker/11147005
【2】白纸运动后,给涉及大陆政治敏感议题相关采访报道的建议matters.town/@reportingethics/
【3】因“白纸抗议”的报道被质疑“伦理”,一个记者的回应
matters.town/@freedom6205/4720
【4】相关文章1:日记:白纸运动伦理争议。和我稀烂的职业现状。
matters.town/@welsonpaulinkx2/
【5】相关文章2:作為記者,我不想談“倫理” 我只想講四個故事
matters.town/@zhtg/473329-%E4%
【6】相关文章3:关于《这一年还好吗》以及作者的回复
matters.town/@debbie_hou/47495
【7】相关文章4:关于“匿名”的质疑
链接在评论区

matters上还有几篇相关的文章,或是立场过于明显,或是试图旁证江雪的人品,我认为对讨论没有帮助,故而在此不做汇总。

安全问题无小事,此事值得被好好讨论。
世界在变,形势在变,做事变得越来越艰难,记者该怎么做,受访者该如何应对?没有公共讨论,无法得出共识,我们又如何能够勾勒出我们想要的未来的形状?
实际上,我觉得此事件基于事实的讨论是从江雪发出回应文之后才正式开始。【6】的文章写得很好,期待能有更多这样的讨论。
而不是把言论场当作辩论,一味地希望“己方赢过对方”。
matters上的文章的评论区也是泥沙俱下,望各位阅读时自行判断,好好思考,仔细斟酌。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