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塔西陀陷阱”,不如说是“塔西佗指标”。也就是说,并不是“无论公权力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理解为坏事”(这是从公权力角度的上帝视角,而且还说得好像公权力挺委屈似的),而是从社会公众的视角来看,“把缺乏问责机制的公权力的一切举动都理解为坏事”,几乎总是对的,即使在具体的问题上不对,在整个背景上也是对的。什么意思呢?因为公权力既然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任何政策都有受害者和受益者,但是即使你是受益者,也必须清楚地知道这个大图景是什么,否则你的受益也是不长久的。简单说就是,一个无须向你负责的公权力,就算确实对你做了些好事,你也要知道它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坏的逻辑。比如最近说要销毁涉疫数据,对保护个人隐私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你冷静点想想——他们什么时候在乎你的隐私了?现在为什么大张旗鼓把这个拿出来说?是不是很奇怪?可是,如果你把这看成是“抹除涉疫记忆”的一部分,就非常合理了。因为现在大流行已经差不多结束了,按理说下一步就是问责了。当时兵荒马乱你干嘛都行,现在既然太平无事了,就应该把数据拿出来一个个对,看看你当时以紧急状态为名到底干了些什么,有多少是在浑水摸鱼,甚至有多少是在伤天害理。像这种翻旧账的事情,本来就是专家/记者/议员/公知/境外敌对势力的本职工作。而数据和信息又是个神奇的东西,就算单独看起来无害甚至有利,只要串联起来用别的角度一分析,就可能把你干过的坏事还原出来。你想想这对公权力而言有多可怕?而要避免这一点,就得让“旧账”彻底消失,让你翻都没得翻。现在他们就在做的,就这个事情。但是做得太猛,又会引起反弹,所以要一点点悄悄做,或者是打着诸如“保护隐私”这样的正当光明的旗号来做。比如“核酸检测”这个tag就悄悄消失过一阵子,引起舆情之后才恢复。说明他们一直在努力。至于你的个人隐私,这并不重要,你高兴就好。
@normanzxy 秦晖老师有个观点犀利地说明了这一点:福利是大政府应该做的,让民众对发放的福利感恩戴德,并且这个福利的发放与收回民众并无决定权,那这不是福利而是“皇上的恩赐”。
@normanzxy 我都记不清follow你以后对你的帖点赞过多少次了...
@normanzxy 塔西陀陷阱是王岐山逆练神功的典型之一。既然我做什么你都不满意,政府做的事情和群众的满意度脱离关系,那么我的最优对策是什么:第一,为所欲为;第二,用大量的资源洗脑和镇压。这是给很多离谱操作奠定的理论基础。
@normanzxy 以前网辩有一个辩题,题解大概是你要不要劝女朋友放下和家人的矛盾,大家都说这题很无聊,后来改成中国会不会陷入塔西陀陷阱。主办方不敢在公众号公示辩题也就算了,反方用一堆公众号文章和数据论证并请我们提出10万+骂政府的文章对冲,最后当然是输了,去看了结果大概这个辩题打了八九场只有一场正方赢了……想到网辩时直播间常常被封就觉得这个辩题真是太行为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