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再举一个“世界眼光看中国”的例子。1840年英国人踢开国门,1863年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在中国视角来看都叫“丧权辱国”。然而问题是,在19世纪60年代这个时间节点上,清政府已经被白莲教捻军太平天国给掏空了,和文革结束时官方定调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边缘“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按照传统剧本,再有任何冲击,皇上就只能往煤山上走了。这时候续命的来了:以现代金融的角度来看,英国人以国际通行规则管理的海关,这是多高的信誉多好的现金流?作为抵押能放多少杠杆?能拿到多低的利率?有这个东西打底,就可以利用现代金融工具“熨平风险”(这是陈志武在分析明朝灭亡时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崇祯都馋哭了)。所以接下来的各种折腾,无论是平定新疆还是对付日本抑或是庚子国乱,本来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终结这个政权,但居然都被“西方体制的关税系统+金融杠杆”的方式给““熨平”了。如果说李鸿章是裱糊匠,那么英国人提供(硬塞给你)的这套系统才是定海神针。可是这样一套叙事,你在中国的教科书里是绝对看不到的。大多数人既然接受过高等教育,本身也很聪明,也仍然看不清时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要不怎么说洗脑的终极是掌握历史叙事权呢?

@normanzxy 另一个相辅相成证明‘’术可续命‘’的例子,是剿灭太平天国时的“洋枪队”,哪怕其初衷是阻止洪天王对租界利益的威胁。
另,当今包子虽有认知障碍,但相比之下,还没到洪天王精神病的地步。

@normanzxy 还真是,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问题,清末连续大战,内忧外患不比明末差,打输了动辄赔上亿,怎么就没出现明末没钱的情况呢?(国库没钱,官僚地主腰包和皇帝的内帑里还有好几千万两)原来是现代金融工具成功帮我大清融了几轮资🤣

@normanzxy 好像是说明末不是太穷而是太富以至于真金白银流通得太快军队发不出来了(

@higyo 中央政府的财政汲取能力不足,这就得说清朝得感谢西方人了

@higyo @normanzxy 如果我国海关现在也换成英国人控制海关,经济说不定复苏,会发展得更好呢。

@normanzxy 忽左忽右有一期讲清日财政政策。甲午战争前,日本也是通过财政+金融杠杆,通过长期国债筹集经费投入到海军,这是打赢了日清战争的基础。但反观大清根本无法理解+使用这一套金融工具 :ageblobcat:

@normanzxy 慈禧政府的宗旨是建設強盛的中國。赫德想向他們說明,這個目標只有「現代化」才能達到。他在日記裡寫道,他要「讓這個國家擁有基督教文明帶給人類的一切舒適、一切福祉,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他要中國「進步」,而進步在那個年代意味著新式採礦、電報電話,尤其是鐵路。一八六五年十月,赫德給恭親王遞上一份建議書:「局外旁觀論」。(《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不过印象中,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没把赫德的作用抬得这么高。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