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AI是写作者的福音,因为它能充分体现“劣币不值钱”,从而使得劣币不再能驱逐良币。最典型的例子是胡锡进,他现在用不用AI写作我不知道,但他那种为人熟悉的风格形成于AI时代之前是肯定的。只是由于现在AI普及了,人们才发现“诶他怎么那么像AI?”这就对了,因为他之前就是一个人形AI。或者说,那种有意洗地搅浑水的奉旨写作,自然会形成一种类似AI的风格——堆砌罗列拉拉杂杂搞不清重点似乎藏有某些真知灼见但大多只是因为你在脑补。只是以前人们并不熟悉这种风格,所以称之为“老胡中肯”。进一步步,未来的人类写作,“不工整”反而成了优势。说逻辑或者用词不严密,而是严密不一定要体现为形式。因为首先,意向性(意有向指)和创造性(启发延伸性的思考)是比“逻辑严密/用词规范”更重要的;其次,严密/规范的根本在于经得起拷问,而非形式上的全面和系统。
@normanzxy 作为拉黑学爱好者,如何验证『经得起拷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