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runrun 组 (@runrunrun@ovo.st)

这是一个关于 runrunrun 的群组,关注以获取群组推送,引用可以分享到群组。

I'm a group about runrunrun. Follow me to get all the group posts. Tag me to share with the group.

Tips:
回复时删除群组引用可以避免打扰到关注群组的大家 ~
Please delete the group tag in reply, thank you ~

创建新群组可以 搜索 或 引用 @新群组名@ ovo.st。
Create other groups by searching for or tagging @yourGroupName@ovo.st


近期活动:

[2025-04-09 12:41:57] maoyishao@mstdn.social: 自己不懂+身边找不到有经验的人,帮朋友求问一下各位象友,以下金融相关的学校有哪些比较好可以留美工作的呢。地域、排名、学校知名度、资源之类的,哪些因素占比比较大呢? @runrunrun @board

[2025-04-07 03:18:18] Ranchoutan@wxw.moe: @okimoto @broad @runrunrun 不客气~,希望它们对你有用。

[2025-04-07 01:36:54] okimoto@toot.io: @Ranchoutan @broad @runrunrun 谢谢分享

[2025-04-06 12:03:44] Ranchoutan@wxw.moe: Topic:今天,还是润向加国的好时机吗?@broad@runrunrunIntroduction:我自己是18年左右下定决心要出国的。在19年前后第一次考出雅思成绩,就准备出国。22年10年拿到学签,然后就出来读书。作为一个已婚已育,准备定居加拿大的女性,我想跟还在国内犹豫是否要出来的女性,介绍一点自己这两年的想法。Q1:我是否适合出来?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是最关键又最难回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任何问题的比较,都是相对的。从18年开始,我见过很多的女性要出来。比我更年长的有,比我更年轻的有,拥有比我更多可支配财产者有,比我更为两手空空者有,比我社会阶层高者有,比我阶层,学识能力低者有。如果算上男性,那更是什么人都有,几乎和一个完整的小社会一样,各行各业各种条件的人都有。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最终肉身出来,也不一定所有人能在国外留下去。任何选择都没有高低对错,只有是否符合选择者的心意区别。对所有至少部分“如愿以偿”“得偿所愿”的人来说,据我观察,只有一个东西是真正重要的,就是坚持的心。其实如果你还犹豫,或者研究一下觉得自己“达不到”,都不用勉强自己。因为,你不能忍受的那个东西,对你真正重要的东西,一定会促使你做出最终的决定。这和“性格谨慎”与否无关,因为性格谨慎的人,只是会做各种侧边决定保证自己的行为尽量低风险,而不是完全改弦易辙。没有任何决定一定都是完美的,所以,不管做出什么决定,都不需要难过。Q2:加拿大还是一个好的选择吗?对我自己来说,我当年选择加拿大的时候,也很难说加拿大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选择。我来之前,我就知道它的当地工作不好找,税收高,消费高,移民门槛不断上涨。而现在来说,和18年相比,移民门槛,包括不限于,签证获取难度,经济消费底线,工作机会etc,获取PR的标准,都比之前更高了。如果作为一个打算离开故土,寻找下一个目的地的人来说,加拿大依旧是移民政策相对友好,资源相对稳定,执政党很可能还不算特别保守,未来经济还有一定稳定性,在文化上相对文明自由的一个地方。对我来说,它依旧是一个提供足够的安全,自由,文明等让我觉得舒适和愉悦感受的地方。我并不后悔我这一路付出的代价。在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之下,加拿大,我的预判是,并不会完全独善其身。它在各方各面都会受到冲击。比如,美加关系紧张,简中和美国主流的媒体会都觉得美国可笑,美国经济受影响。但是加拿大本土媒体其实更多是担忧加拿大经济收到的负面影响更大,毕竟,和美国相比,加拿大各方面都弱势很多。一旦政府强硬态度,后续民众承受的经济压力就会增大,而这也必然会对左派执政的加国政坛产生难以预测的影响。**任何经济重压之下,新移民都是相对更为脆弱的一群人。他们的利益更容易被牺牲,他们的愿望更容易被罔顾。这就是为什么,在未来几年,我自己是很谨慎乐观的。如果有任何人想要移民,我也建议做出更多的努力去应对未来的风云,至少,有个心理准备。**一句话总结:如果我还没出过,在寻找移民的下一站,我依旧会选择加拿大。会觉得它是我个人的最优解。但是我肯定会付出比18年做决定的时候更多的精力和准备来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Q3:如果我想移民,现在加拿大还有什么政策我可以选择。我要从哪儿获取我的信息资源和预测。这一个问题可能是最复杂的,因为牵涉加国不同省份和加国联邦的移民政策,以及局域网自己特色的信息获取方式。现在分两大部分做介绍,加国移民政策简介,和移民信息获取。**移民政策介绍**加拿大整体属于美国+英国的混合体。政党选举和利益分配沿袭英国,全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仿照美国。在移民政策上也有所体现。在联邦方面,最主要的移民突进是走联邦ee,主要以工作经验+教育经验+个人素质等综合打分,走不同职业道路路径的打分机制。无任何加拿大本土教育/本土工作经验的海外申请者也可以申请,也就是所谓的“干捞”这一条如果有兴趣的,可以搜相关关键字。在简中最流行的搜索工具小红书上一定有很多分享。但是那些分享很多是一鳞半爪的,建议找到更为合适的论坛/博客,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在省移民政策方面,一半都缩写为PNP,既省提名计划。加那个各个省都有每年都有2000-10000名额不等的省提名名额,获得PNP批准的人,相当于“保送生”,会在ee的打分系统里加上高分,从而通过联邦的批准,获准移民。和ee不同的是,省提名相对的要求会更细分,也可能更低。比如,每个省对自己的毕业生都会有一定的加分,对在本身从事某些职业的人,会有特别加分。一旦通过了省提名细分政策的考核,加上省提名的“保送分”,相当于开了一个移民捷径。很多来加国读书的人,也是结果导向,会读一些既能够毕业加分又能够找工加分的专业进行留学,也是基于这个思路。一旦你决定好是“干捞”还是通过PNP进行“教育”or“就业”加分捷径进入ee,你都要准备材料,提交申请,获取签证。ee干捞相对简单,我直接进入需要后续需要签证批复的这批人:如果你能够通过工签直接进入加拿大,其实你很大程度上并不需要看我这篇给小白看的文章。所以我也再次不赘叙了。而通过留学进入加拿大的路径,对中国女性来说,很大一个问题是学签的获批。也就是说,你即便英语成绩满足申请学校要求,学校给你录取信,然后你拿着录取信,试图申请学习签证进入加拿大的时候,依旧有很多理由导致加拿大移民局(IRCC)拒绝你的学签申请。拒绝的理由有很多很多,且这方面IRCC和美国移民局很相似,既,相对黑箱,不公开不透明,所有很多的猜测。如果你有疑虑,又是25+以上单身女性,可以参考sherooc上的一些帖子的分享,包括豆瓣和她乡,以及毛象上的@runrunrun组等,多搜集他人的经验分享。并不能说,每个帖子都说的非常正确,是标准答案,但是至少可以给你一些参考。如果资金足够,其实这方面,请专业的移民顾问或者签证顾问帮你办理,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也要说,这个工作其实也是挣得信息差,如果觉得信息差一钱不值的人,就请三思。因为这些一些信息的确是通过长时间的比对,学习,阅读IRCC官方政策可以直接获取的。只是获取这些知识本身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熬过学签申请,肉身能够到达加拿大,移民这条路可以说最难的那一关就过了。剩下就是按部就班,学习,毕业,拿工签,找工作,申请pr等等。**移民信息获取**如果我需要获取工作信息,我如何获取?全球job hunting网站,进行多样化的工作寻找。我见过人还没来加拿大,家属通过twitter/IG的照片展示,先主申人一步找到local木工活的人。我也见过一天相关蓝领工作都没干过,一点知识没有,通过学习期间疯狂兼职,边干边学,毕业就从白领研究生专业转蓝领技术工的人。而如果你需要学习的话,你的学习领域,你的学习方向都需要纳入考量。很多人,特别是文科专业的人,会放弃自己原本的社科人文历史相关专业,转而申请更为practical的专业。这其实是一个很benefical的转向。读更短,更经济,更能找到工作,并且可以移民加分的专业/学习项目,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但是具体什么专业适合自己,也需要有兴趣的人,好好研究自己的兴趣,目标。一旦定好目标,根据具体的领域,寻找学校,然后比对各个Institution学习项目的简介、入学要求、申请截止时间、项目时长、是否满足PGWP申请要求等。在国内,如果你能翻墙,我很建议用Google 浏览器的自动翻译功能,进行英文网站的信息寻找。我个人的经验,对雅思阅读成绩8分以下的人来说,大量长时间迅速获取比对信息都是很痛苦的。因此,擅用 Google 搜索 和 Google 翻译的功能,会节省你大量时间。如果能使用Chat,特别是chat4o以上的版本,用英文向它提问,会节约大量信息检索时间。但是由于Chat回答会有偏差,所以别忘记去我说的各种官网进行fact check。即便是英文版的提问,它依旧会有捏造答案,提供错误答案的可能性。同理,如果你准备签证的材料,同样可以参考英文网站,特别是IRCC官网。再参考中文网站的各种凭经验出发的分享信息。Q4:是否需要全程的移民公司/顾问进行介入。我个人的意见是:可以,但是不要100%外包给别人,自己毫不过问。如果你希望自己获得自己最想要的结果,你就要参与。你本身参与程度越高,你离自己想要的结果越近。不仅仅是省钱,你还能够在芜杂荒茫变动的旷野里,日渐清晰看清楚自己的应许之地和通往它的道路。Q5:如果我用尽方法,都没办法获取签证我该怎么办?我这几年也见过不止一个被IRCC拒绝的申请者。提高某些条件会提高你的签证通过可能性。但是也有些可能真的很难改善。如果真的不行,无非是没有缘分。我相信世间没有得不到马上就会暴毙的relationship,就像没有一定非要不可的签证。如果加拿大拒绝了你,没事,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日本,新加坡etc,作为plan b。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足够坚定,足够炽烈,时间空间都不会阻止你,何况其他。祝大家都得偿所愿。=======================#互联网猛犸象

[2025-04-02 18:26:38] fallenatas@mast.dragon-fly.club: @runrunrun 象友们有哪些推荐的地方可以run

[2025-04-02 16:17:31] termina@moresci.sale: @board @runrunrun @theNetherlands 请问有香油这两年在欧陆(尤其是荷兰、德国、瑞士、瑞典)有找软件开发/机器学习方面的实习或者工作的经验的吗!我理解欧陆近年来找工难度直线上升,非常希望能了解比较近期的找工/找实习体验🥺

[2025-03-13 18:55:40] guiltyhime@mariagesociere.com.es: @miamimi @mmmammm_a @runrunrun 不请自来小小补充,就是说荷兰国民医保的话是要花钱买的,一个月基本130欧以上(但如果有兼职同时收入也低的话可以有补贴,无收入学生和工作后都基本没有),且有自付额。反而是国际学生保险便宜不少且没有自付额,但朋友反映有些治疗(比如心理咨询)如果拿着学生保险GP可能会不给你开。可能这方面反正怎么着都没有瑞典好(不太了解瑞典状况)……就业方面最好还是依据行业来看,最好不要想着过来了靠近大城市怎么都能有点机会,目前大家的体验是垂直度要求非常高。

[2025-03-13 17:58:29] LossFallacy@me.ns.ci: @mmmammm_a @runrunrun 荷兰现在ux找工也很难很难。。我认识很多荷兰人失业之后找不到的,唯一一个知道这两年上岸ux的中国人是美本荷硕+荷兰实习+美国知名设计公司实习,也找了大半年。不太清楚如果去学瑞典语在瑞典找难度怎么样。建议你多想想plan bcd

[2025-03-13 15:01:52] miamimi@m.cmx.im: @mmmammm_a @runrunrun 作为在两个地方都生活过的人,其实我非常喜欢瑞典尤其是斯德哥尔摩,如果只看眼前的话,我觉得在斯德哥尔摩生活学习的这两年会比在埃因霍温这个散发着浓浓理工科顺直男气息的城市开心…其次我觉得你担心的医保问题也是一个荷兰留学的弊端,荷兰没有收入的国际学生(学生签证)是无法享受荷兰的国民医保的,你只能购买第三方保险,也就是说需要你先自己垫付然后保险公司审核通过以后才会给你报销。关于就业,荷兰的就业情况整体来说可能比瑞典要好,但是你在斯德哥尔摩的话应该机会也比较多。PS:瑞典语对比起荷兰语简直是天籁之音…

[2025-03-13 14:04:51] mmmammm_a@hub.mtf.party: @runrunrun 抱歉打扰TL,这边前几个月也在组里咨询过择校问题,现在进入了最后的选择阶段,所以想再咨询一下各位fedi友们的建议🥹嘟主的目标是在欧洲相对进步的地区找工留下来,所以想基于各国找工难度、签证政策、包括会不会受到世界右转影响等等因素来选择最后的目的地这边目前已经获得了荷兰TU/e的offer,如果月底还能拿到瑞典的offer的话,可能就得在荷兰与瑞典的KTH或者UU两所学校之间二选一了,所以也是希望了解这两个国家怎么选合适,以及TU/e和KTH、TU/e和UU两两相比分别该怎么选(详情见图)非常感谢友友们的帮助🙇

[2025-03-11 00:37:52] cesarioryoh@moresci.sale: [CW] 三年老店伊利里亚村塾2025年继续招生啦!(长文折叠)

三年老店伊利里亚村塾2025年继续招生啦!目前不打包卖课,上一节付一节。由于塾师考虑毕业后正式经营,以目前的收费模式和价位招生应当是最后一次了。除了塾师本人的教学,塾师也将尝试帮助学生找到专业更对口的教师。各种课程都欢迎咨询试听。如果转发有劳删除艾特版聊和润组的部分:@board@runrunrun 目前提供如下服务:一、日本留学答疑、辅导教师介绍二、人文系学部入学考辅导(小论文为主)三、人文系日本大学院入学考试全过程辅导四、论文、研究计划、期末报告等文书的修改五、日文伴读、日语入门、日本人教师会话训练、JLPT N1备考等等(接受多人拼团)关于第二、三、四项的学术写作批改例可参考【图1】、【图2】。日文伴读的例可以看【图3】,左边是塾师的笔记,右边是学生的笔记。关于塾师本人:~历史文献学、近现代戏剧文学双硕士~中国中古史博士在读,发表过多篇日语论文~基础知识集中在中国古典文献,以及现代戏剧等等~JLPT N1 180分(2019年12月)~TOEIC R&L 840分 (2022年3月)~擅长倾听与鼓励式教育,脾气和耐心比较好~咨商式指导,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学会自我表达~恪守学术伦理,绝不捉刀代笔课程内容具体如下:一、日本留学答疑、辅导教师斡旋(2000日元或者100人民币/1次/1小时)塾师将在1小时内回答任何与日本留学有关的问题,提供信息源,尽力破除中文网络中的迷思。如需介绍其他教师,村塾会另外安排教师与学生对谈,算作另一次咨询。目前能聯繫上的老師(包括塾师本人)支持如下指导:文化人類學、日本文學、日本古典藝能、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國現代史、映像文化(电影为主)、现代戏剧、TOEIC辅导(更新中)。二、人文系学部入学考辅导(小论文为主)(6000日元或者300人民币/1次/45分钟)1,塾师会同学生一道查阅目标大学的官网信息与往年题目,定立具体备考时间表。2,塾师会布置日语写作的作业,并且在课上进行批改、讨论。3,考前由日本人教师进行模拟面试。4,根据具体的目标大学,会具体调整辅导内容。三、人文系日本大学院入学考试全过程辅导(8000日元或者400人民币/1次/1小时)1,在咨询阶段了解学生的需求、知识背景。塾师本人也会评估是否有能力指导学生。2,确立辅导关系以后,塾师会同学生一起规划明确备考时间表。3,正式辅导将从学术论文共读开始。塾师也可作专业知识的系列讲座。4,尽快开始研究计划等出愿资料的写作指导,同时讲解学术规范、学术日语等等。5,具体的文书修改在课堂上进行。为了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塾师会布置课后作业。四、论文、研究计划、期末报告等文书的修改(6000日元或者300人民币/1次/1小时)1,首先由学生自己说明需求,介绍所需修改文章的核心观点、章节概要。2,塾师在課上陪同学生一小节一小节,一句句探讨需要修改的文本,减少文法错误和逻辑断链。3,如果文本不长,问题不大,那么塾师会独自修改好,再线上答疑,费用一般等同1节正价课。4,塾师毕竟不是日本生人,修改无法完全代替native check,但是塾师会帮助你理清思路和逻辑,一起寻找更合乎你本意的表达方式。如果需要日语母语者校对,塾师可以代为介绍。5,文书修改不可替代长期的入学考试辅导,只能算作临时补救。五、日文伴读、日语入门、JLPT N1备考、日本人教师会话训练等等(5000日元或者250人民币/1次/1小时,试听课2000日元或者100人民币/1次/30分钟;除会话训练必须一对一,其他的课程支持拼团;2人团每人4000日元或者200人民币,3-4人团每人3000日元或150人民币)1,日文伴读:塾师会陪学生阅读学生指定的文本,解说其中的语法点和背景知识,结合词句分享分本分析心得。2,日语入门:用4节课教授平、片假名,发音规则与窍门,以及基础的日语语法特点。3,JLPT N1备考:适合有N2能力,或者需要N1刷分的同学。一般以词汇和语法为中心提供20课时左右的课程。也可以直接买课讲题答疑。4,日本人教师会话训练:同由具备相当汉语能力的日本人对话,提供发音、用词习惯、语法等方面的指点。5,根据学生要求,可以定制提供其他日语一对一、一对多私教服务。如果有兴趣的话欢迎私信本人。 祝读到这里的象友平安顺遂~

[2025-03-05 17:32:53] spaceking@pawoo.net: @runrunrun想问问多伦多🇨🇦有没有靠谱一点可以确诊adhd/抑郁类似症状的医院……不确定整个流程是什么样的,会很麻烦吗🥲想了解一下……应该还是有点急的,非常感谢。

[2025-03-04 23:16:48] chralpha@nya.one: @Torina@mastodon.social @board@ovo.st @runrunrun@ovo.st https://www.cmlink.com/jp/CMLink JP 用猪肝红就能办,但是必须邮寄大陆、港澳台(大概要一周)。

[2025-03-04 23:07:28] AizawaTsuki@nya.one: @board@ovo.st @runrunrun@ovo.st @Torina@mastodon.social 在落地日本前,可以考虑中国大陆运营商在日本的分公司,比如说中移日本等等,他们可以在国内提供日本手机卡和日本手机号,但是这些运营商的资费并不好,也不能签很有诱惑力的合约,建议落地日本后可以选择新办一个日本手机号或者把中国大陆运营商日本分公司的日本手机卡转台

[2025-03-04 22:55:16] Torina@mastodon.social: @board @runrunrun 象友们,才发现东京租房开通水电一定要有日本手机号码。这怎么办呢?落地办下手机号,怎么也得2天后了吧。岂不是2、3天没有水电用?求指点。

[2025-02-27 20:58:25] TheSparpestLives@g0v.social: @runrunrun 试试寻找一个愿意在德国海德堡一起找房合租的象友!在堡租房的时间加起来也快两年了深知找房不易,感觉如果有合得来的朋友的话,找有大一点公共空间的房子性价比高又舒适 :parrot: (warning:本人非顺直,如果真的选择合租希望可以一起建设一个酷儿友好的居住环境捏……) 这边是7.1入住就行,但是提前到5/6月起租也没问题,总之趁着夏季开学先来试探试探 :sacabambaspis_face:

[2025-02-27 18:27:33] Network@cmx.dzm.pp.ua: @anjapanese @board @adhd @worldbroad @runrunrun 其实绝大多数在中国发生的女性被强奸案,都是女性自导自演。剩下少部分那些,也都是女的不检点,非要诱惑男性,人家勉为其难地发生了关系。我觉得主犯女性必须死刑,引诱人类堕落,这是最大的祸害😈。而经不起诱惑的男性,罚他吃一个月的拼好饭得了😅顺带罚他排位被演30局,毎局队友都送都演,阻止不了就让他断网掉线,盗他号送人头(如果被演100局我觉得还是太残忍了🥹)。如果他还能赢,那下次再犯就演他100局,再犯再赢那就再翻倍😡。这样才能让这个不幸的男人磨练心性,抵制未来的祸水诱惑😌

[2025-02-27 16:44:38] anjapanese@mstdn.jp: @board@adhd
 @worldbroad
@runrunrun
 @board@board@gup.pe
 10 years difficulties, sexual abuses in Shanghai China

[2025-02-26 17:12:22] lossyx@mastodon.online: @pancakemachine @board @runrunrun 能說出一些俄羅斯寡頭是很好的人就已經沒救了

[2025-02-26 13:09:08] xylophone1009@mastodon.social: @pancakemachine @board @runrunrun 问题是这副样子的美国真的不值得呆。要这玩意真的能通过,对非白人而言估计会财卡两空。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