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国人对着刘慈欣打某种意义上还是在拣软柿子捏,毕竟文科一点的语境里都不会对那种典型国男审美有好感。但是真正流毒无穷的东西倒是被放过了。
我意思是以下这几个:首先是刘小枫甘阳,只有陈纯这种有自觉的自由主义左派在批他们结果批得也很不行。拿着通识教育的名头,虽然理论上是在从大爹那里为人文学科争取资源,但所确立的范式是极其保守的,何况博雅教育要不是坑文科生要不是r3们走仕途前混学历的玩意儿,学一堆解经学出来本就除了攀附体制之外别无他途了。这里尤为奇妙的是早期刘小枫也是典型的自由主义,应该说他们(也包括某福柯小组)经历了一种作为文科知识分子的自我收编的过程,所以也为后来的泛自由主义倾向的人文学生建立了保守转向的路径。(当然,这种路径可能甚至李泽厚那儿就已经有了)。
然后是刘仲敬。事实上现在无论哪个立场的键政人都喜欢用的字眼:做题家、武德、卷都来自于他,甚至该说我已经看到不止三四个左派也在跟着他满口姨话了。他问题在于他对于帝国所发生的真实现象抓得极为精准,应该说是中年酒桌男人的终极态。但是他本就没打算看到任何体制权力之外的可能性。反对大共同体的所有想象力最终都指向小共同体里搞极权,以及无政府资本主义(诺齐克哈耶克级别的)。(当然市民对哈耶克本来也毫无警惕)
再则是由索卡尔科学大战相关话题所引入的对于后现代的钦点。你国不同人群本身处在充分分化之中,这个话题尤其制造了几批完全分化的人,每一边都纯粹只采取站队态度而根本看不到/不打算看另一边的想法,实际上导致泛自由主义者和女性主义者错失了理科知识,而理科学生则错失了了解严肃人文学术的任何意愿。眼下的结果是前者损失了在社会上获取普遍声誉的能力,而后者的意识形态极其容易被建制框定。(别说塞缪尔鲍尔斯了,你国经济学者里有阿马蒂亚森这样的人吗?没有!你国人读阿马蒂亚森都能读成右狗)
当然这些也许都不能算是现状的成因而只是后社的症状,citizens are evil incarnation,你们就是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
【自闭者发声】
很多自闭谱系人更难原谅别人,更容易把别人对自己过去的伤害记在心头。这是因为自闭谱系人往往:
❶ 长期记忆更好;
❷ 对拒绝非常敏感;
❸ 有长期的精神创伤;
❹ 对公正有很强的追求;
❺ 对时间的认知和非自闭者不一样。
别人对我们的攻击可能会被我们牢牢记住,并深深伤害我们,即使时间流逝,那种伤痛也可能不会消散。
很多自闭者因此被歧视。在很多非自闭者的眼里,我们的“不原谅”甚至比别人攻击我们还要坏。在这里,我想和同样在自闭谱系里的朋友说:
❶ 我们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们的做法是适合我们自己、也经得起逻辑推敲的。
❷ 在感受到不适之后,及时保护自己并不是坏事。
❸ 攻击你的人可能觉得“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但你可能觉得事情还远远没过去。你完全不必要去屈从对方对时间的感受。
当然,每个自闭谱系人的经历都是不一样的。有些自闭谱系人没有上边讲的这个情况,也是完全可以的。
在查看了众多测评意识到转到remarkable2(大屏幕的墨水屏电子纸)做笔记和阅读有一个缺点:墨水屏的切换速度,不利于找笔记。
以及remarkable2没有背灯,晚了就要开灯阅读。
好处是做笔记对比电脑墨水屏不伤眼,对比起我的微软手写笔写感佳。阅读对比kindle系列屏幕大得多我个人觉得翻页少看起来更舒服。
但是……………我最近发现我的电脑(surface book系列应该都可,就是屏幕与键盘分离,屏幕可面朝外连接键盘)把那个屏幕拿下来之后,竖屏fit width 观看电子书字很大(……看着还蛮好的。莫名笑到了,拿在手里好大一个屏。
*没有推荐这个电脑的意思,因为作为平板单独使用这个屏幕自带电很少续航不行。
捶打我天然的沉默,切割我卑微与困惑。
Women a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