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我回call了否则:
If you accidentally dialed 911, do not hang up, explain to the dispatcher that you called by mistake. If you hang up, the dispatcher will call you back. By not answering that call, the dispatcher will send police to your home.
无聊的心事
好像就是……我醒过来之前在做一个参加高中同学聚会的梦。我偶尔会做这种梦,但这很奇怪——因为我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我可能只是单纯怀念那个时代。
回国翻中学时代的圣诞卡、明信片的时候,我会感叹原来那时的自己是正常的少女,直至大学入学才变得孤僻避世。
这可能也未必是野鸡大学的锅,因为我讨厌成人世界、现实生活,始终不能心甘情愿地adapt to it。
学业事业上的进取、成就,美眷、佳缘,好像最后都成了同学聚会上暗搓搓的社会比较KPI(which is why 我不参加同学聚会)。我也曾向往这一切,但又迅速地对它们失去了热情。
就是……这样。
BBC 新疆集中营的报道,其中很多信息,和我17年在南疆采访时跟当地官员接触得到的信息一致。当时成规模化的集中营没有铺开,但应收尽收和强制劳动初见雏形。
我直接问过南疆官员维吾尔族人会因为什么愿意进监狱,真的有所谓的“暴恐”吗?他们轻轻松松地说,就是蓄须啊,头巾啊,手机浏览“外网”啊,转发宗教信息啊。他们会逼迫维族人抽烟喝酒,不服从的也被逮捕。他们告诉我,17年主要任务是维稳,18年是改造,19年常态化。现在回溯,皆成为现实。
关于半强制劳动,我当时进了某个上海援疆的纺织厂,很多工人月薪数百,远低于其他工厂的 1500-2000元/月。我问厂长工人怎么招进来的,他小声告诉我,都是来思想改造的,他们的家人有“问题”,他们受牵连。这跟 BBC 稿子中的 "guilt by association" 一致。
当时,除了见到的各种山雨欲来的迹象,我有个很恐怖的感受:维吾尔族社区被击碎摧毁了。
观察到的一些 facts:
1. 破坏原有的社区,重建大规模安居房,逼迫维吾尔族人离开农村,搬入城镇,失去原有的社会连接。
2. 高失业率。 在农村,很多人无地可耕。盛行斗地主、打台球。
3. 医疗落后。全靠援疆医生支撑。举例:本地医生只能大切口手术或截肢。
4. 离婚率极高,年轻女性被迫早婚早育。家庭内部不平等严重。很多维族男性逼迫妻子出去打工养自己。
5. 维吾尔族人被强行纳入到现代制造业中,原有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他们非常不能适应朝九晚五、工厂流水线的作息。厂长指责他们迟到早退矿工,克扣工资作为处罚。
即使有一天集中营没了,寄宿学校没了,但对于整个民族的破坏性打击,还会延续千秋外代。这些从北美、澳洲原住民的遭遇完全可以预见。
雅雅的亲生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