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里亞大辭典:文本分析腦
#伊利里亞大辭典 文本分析腦
衛鷗
文本分析腦(textual analysis brain),即人類除了大腦、小腦、腦幹之外,構成人腦的另一部分,系專事文本分析(critic)的臟器。
文本分析腦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從認得文字的那一刻開始生長(literate),經歷一生都在發育的青春期。正如青春期長個子的時候半夜會突然小腿抽筋,疼得你死去活來,毀了你一夜的睡眠;文本分析腦的發育也會讓你突如其來地腦殼劇痛,並且毀掉你一夜又一夜的睡眠。
文本分析腦的運作和生長需要的營養隨其本身的成長階段而改變。
初始時它吃鵝肉,吃「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長大一些後,它氣吞山河,吃「國破山河在」。再長大一些,它吃人,吃「妾心正斷絶」。本來餵養到這一步就該作罷,可是它還要吃道理,吃得「欲辯已忘言」才肯稍稍停歇。所幸再長大下去,待到文本分析腦已經大得擠壓了大腦、小腦了,那末只銷一張洗髮水瓶上的標籤,就足夠讓它吃飽、吃好。
文本分析腦經過投餵,粗長成以後確實可以用於社交和工作。就像人身上的肌肉,練大了總有助於人從事體力勞動。遺憾的是,並非每個肌肉壯漢都能作健身教練養家糊口,反而會因為蛋白粉的錢和健身房的會員費而不得不節衣縮食。專練文本分析腦的人也一樣,未必能靠動腦寫作文本賺錢,卻免不了要買書、看電影、看戲,為了獲取新的文本充飢而入不敷出。
此外,肌肉大漢過窄門時要側過身,文本分析腦長得太大了,過窄門時則會卡住頭。宋代蘇軾因為每每過宣德門上朝時都會被卡住大頭,所以留下了漫溢後悔的詩句:「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在文本分析腦長到過不去世上大多的門以後,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文本(literal everything)並不全由文字組成。一切的人、事、物,一切的行為、動作、圖像、聲音,只要大腦瓜一轉賦予其意義,再將意義嵌入主謂賓語、定狀補語的格子,那就不愁沒有文本,不愁沒有更深刻的意義和道理。雖說這時文本分析腦再也不愁沒有意義,人們卻難免愁起腦殼以外身體的健康。人們害怕:末了有道,肉身成道(In the ending will be words, words literally would fuck me up)。
肉身一旦成了道,那麼身邊的一切都可以被解釋,通過文本分析腦,你也就掌握了世界。不過,你文本分析腦中的世界也掌握了你。
若對身邊的一切都賦予意義,便無異於將自己囚禁於意義織成的牢籠。
我邀请朋友们从艺文、娱乐聊开去的播客《大遇险家》终于上线啦!
欢迎收听、订阅、转发。
第一回我们聊了去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happyend》。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少女们在右转三十度的近未来日本生活、成长的电影。
我们谈了很多电影中的细节,也难以避免地联想到作为外国人生活在日本的当下。
第一次做播客有点紧张,(通过我“然后”和“就是”的数量可以发现)还请大家多多评论指正,与我们交流你的看法!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yUKZT6GUk53pX4AeruKsX?si=db5ce69a27af4762
小宇宙(国内):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e141c4dfbe8bc8d1a7d3d8
伊利里亞大辭典:文本分析腦
#伊利里亞大辭典 文本分析腦
衛鷗
文本分析腦(textual analysis brain),即人類除了大腦、小腦、腦幹之外,構成人腦的另一部分,系專事文本分析(critic)的臟器。
文本分析腦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從認得文字的那一刻開始生長(literate),經歷一生都在發育的青春期。正如青春期長個子的時候半夜會突然小腿抽筋,疼得你死去活來,毀了你一夜的睡眠;文本分析腦的發育也會讓你突如其來地腦殼劇痛,並且毀掉你一夜又一夜的睡眠。
文本分析腦的運作和生長需要的營養隨其本身的成長階段而改變。
初始時它吃鵝肉,吃「鵝,鵝,鵝,曲項向天歌」。長大一些後,它氣吞山河,吃「國破山河在」。再長大一些,它吃人,吃「妾心正斷絶」。本來餵養到這一步就該作罷,可是它還要吃道理,吃得「欲辯已忘言」才肯稍稍停歇。所幸再長大下去,待到文本分析腦已經大得擠壓了大腦、小腦了,那末只銷一張洗髮水瓶上的標籤,就足夠讓它吃飽、吃好。
文本分析腦經過投餵,粗長成以後確實可以用於社交和工作。就像人身上的肌肉,練大了總有助於人從事體力勞動。遺憾的是,並非每個肌肉壯漢都能作健身教練養家糊口,反而會因為蛋白粉的錢和健身房的會員費而不得不節衣縮食。專練文本分析腦的人也一樣,未必能靠動腦寫作文本賺錢,卻免不了要買書、看電影、看戲,為了獲取新的文本充飢而入不敷出。
此外,肌肉大漢過窄門時要側過身,文本分析腦長得太大了,過窄門時則會卡住頭。宋代蘇軾因為每每過宣德門上朝時都會被卡住大頭,所以留下了漫溢後悔的詩句:「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
在文本分析腦長到過不去世上大多的門以後,就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在這一階段,文本(literal everything)並不全由文字組成。一切的人、事、物,一切的行為、動作、圖像、聲音,只要大腦瓜一轉賦予其意義,再將意義嵌入主謂賓語、定狀補語的格子,那就不愁沒有文本,不愁沒有更深刻的意義和道理。雖說這時文本分析腦再也不愁沒有意義,人們卻難免愁起腦殼以外身體的健康。人們害怕:末了有道,肉身成道(In the ending will be words, words literally would fuck me up)。
肉身一旦成了道,那麼身邊的一切都可以被解釋,通過文本分析腦,你也就掌握了世界。不過,你文本分析腦中的世界也掌握了你。
若對身邊的一切都賦予意義,便無異於將自己囚禁於意義織成的牢籠。
伊利里亞大辭典:自由凝視
#伊利里亞大辭典 自由凝視
衛鷗
「自由凝視」(free gaze)指在相對更自由的社會環境中生活的居民對相對不自由世界居民的凝視。
凝視不單單是指天長地久地(untill death does us together)從頭到脚打量,更重要的是在打量的過程中尋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徵候,以堅振(confirm)對自己想象世界的信仰。
由相對自由世界中的朋友凝來,相對不自由世界中的居民時刻有可能化作一縷登霄的灰烟。相對不自由民突然斷了聯絡只可能是因爲被槍斃作了新鬼,斷然不可能是因爲被論文死綫(hanging rope)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
自由凝視源自認知的侷限。
譬如,在相對自由世界和相對不自由世界的居民同樣有機會閲讀《1984》(The Dictator's Handbook),理解卻是相去甚遠的。
不當借用亞里士多德《詩學》(Save the Hellenic cat!)中的模型來説,詩人(playwriter)描寫的不應是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規律下可能發生的必然之事。
《1984》在相對自由世界的居民看來,《1984》本身是他們理解和想象的基點,基點的簡明使得之後的想像不會有多少花樣,只是《1984》規律之下演繹(assume)出的必然發生之事。
對相對不自由世界的居民來説,讀罷《1984》則會毛骨悚然地發現他們生活中千變萬化的花樣正好可以用《1984》的故事來歸納總結(triggered)。《1984》只是萬千已經發生的故事中不甚恐怖的一個。因爲已經有過千百種更花哨的經歷後,《1984》只能是相對不自由世界居民理解和想像的起點。你最好給我是起點。
自由凝視并不是壞事,甚至是一種有益身心的體操,能使人獲得極大的身心安定。
自由凝視容許免費凝,隨便凝,暢凝,且不受器具和時空的限制。
譬如,你終於在諾夫哥羅德排了五小時的長隊領到了一塊計劃配給的黑麵包,就可以抄起黑麵包遙凝一下古拉格群島上挖土豆的相對不自由民。
再譬如,古巴的居民可以自由凝視朝鮮居民,而朝鮮居民又可以自由凝視紅色高棉的頭蓋骨,紅色高棉的頭蓋骨眯起斗大的眼眶,總還是能隱隱約約凝到些什麽,以之作為安息的枕頭。
又譬如,秦人不暇自凝,而後人凝之;後人凝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凝後人也。
伊利里亞大辭典:桶裝水測試
#伊利里亞大辭典 桶裝水測試
衛鷗
「桶裝水測試」( barreled water test)是一種對女性力量(women power)的測試,具體指測試女性能否扛起桶裝水並且替換下飲水機上的空桶,只有扛起並成功替換桶裝水的女性才有資格討論與男性同工同酬。
可惜的是,一兩個強壯的女性並不可能改變社會整體的狀況。社會的系統不會遷就一兩個錯誤(bug)而重寫。換而言之,如果不是所有女性都通過桶裝水測試,那就是所有女性都通不過桶裝水測試。
眾所周知,工業革命以來,不論是紡紗還是煉鋼還是克魯伯工廠造炮,社會大生產無一不是靠男性的力量舉起桶裝水才成為可能。
在當代的信息社會,不論是醫生、律師、會計師、廚師、工程師,任何職業最核心的部分都是在辦公室裡扛起並替換桶裝水。任何專業技能換來的工資只是添頭,或者說是獎金,真正的工資其實是搬運和替換桶裝水的報酬。
當今的社會中,所有男性都被迫做著職責之外的工作,工作的真實成績未被得到正視和客觀評價。男性每一天都在職場裡扛起或是替換著桶裝水,卻要忍受看似不相關的職業稱呼和職業報酬。我們甚至無法找出一個合適的職業稱謂來稱呼隸屬於各個公司、機關內扛桶裝水換桶裝水的人,可見不公平和忽視是如此根深蒂固。
讓男性參加桶裝水測試是可笑的。這道理就像你不會用「圖靈測試」(Turing test)去試探一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肌膚透著溫度的大裸猿是否是人類一樣。再不慧的人都擁有智能,這是天賦權利,是自然,沒有必要去勞煩圖靈。上帝為了讓男人舉起桶裝水,才賦予了亞當更強健的肉體。
上帝在創世的第七天打瞌睡至今,強壯可靠的亞當一直扛起桶裝水保護夏娃不受其他亞當的暴力侵害,這正是一切社會結構的基礎。
我邀请朋友们从艺文、娱乐聊开去的播客《大遇险家》终于上线啦!
欢迎收听、订阅、转发。
第一回我们聊了去年在日本上映的电影《happyend》。
这是一部关于少年少女们在右转三十度的近未来日本生活、成长的电影。
我们谈了很多电影中的细节,也难以避免地联想到作为外国人生活在日本的当下。
第一次做播客有点紧张,(通过我“然后”和“就是”的数量可以发现)还请大家多多评论指正,与我们交流你的看法!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yUKZT6GUk53pX4AeruKsX?si=db5ce69a27af4762
小宇宙(国内):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7e141c4dfbe8bc8d1a7d3d8
原黑曜岩阿波波波波娃(@violakamome)
伊里利亞唯二居民·漢(Ham)學家衛鷗_Viola_I,負責藝文創作和治病。
性別認同是女網紅。
情詩習作:#致烏檀女士
無情詩戲作:#致任何人致所有人
慾知世間神秘事請閱:#伊利里亞大辭典
書影音檔案管理員、塾師時下獠:@cesariory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