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3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天才迷糊桃🌱

“看见是改变的开始。”

我一直深信这句话,认同自我觉察是万事的开始,有强烈的需求,但目前自己的探索还在比较早的阶段。看了一篇少数派文章讲用flomo做【自我觉察】,对我有很多启发!

即使不用flomo甚至不用软件,相信这个思路也很值得参考。

---

文中提到的四个标签类别:

1⃣️ 情绪觉察(情绪日记)
- 我刚刚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我感觉怎么样?
- 导致产生这种情绪的外部事件是什么?
- 我对这个事件的解读/担忧是什么?
- 换一个角度,我可以怎样去理解这件事?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可以做些什么?

2⃣️ 自我内观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记录观察自己的内在性格,了解自己做事逻辑的笔记,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对自己的掌控感,先理解自己再在适当的时候对自己做出引导。
- 我刚刚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我感觉怎么样?
- 导致产生这种情绪的外部事件是什么?
- 我对这个事件的解读/担忧是什么?
- 换一个角度,我可以怎样去理解这件事? 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可以做些什么?

3⃣️ 成功日记
基于我主观对自我的肯定,自己能够认可的、能让自己感到满足的事项。强化自己通过做事情而带来愉悦感的反馈,去成为激发自己付出行动的动力。

4⃣️ 记忆回溯
纪录突然想起的某个片段回忆。站在当下回忆过去,也是一种不同于日记的视角。一边回忆,一边描述它对现在的生活和性格产生的影响,也可以帮助自我和解。

----

- 原文链接:
当我用 flomo 写自我觉察笔记:体验和方法分享 - 河林
sspai.com/post/77091

- 相关嘟文【flomo介绍/推荐】:
alive.bar/@whysocute/108370969

使用长毛象之后用flomo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虽然在这里互动的心情多数时候是轻松也快乐的,但也会下意识掩饰、并感受到对抗这种掩饰、想要以此来脱敏的负担。看了这篇文章之后应该会再把flomo用起来,希望会摸索出更适合此刻自己的方式。(而且和嘟文相比,flomo修改tag和关联太轻松了……也给我减少很多对未来修改的担心

其实跟我写手帐等等纠结的原因一样,非常想要有完美的MECE记录体系,如果暂时研究不出来就会想干脆完完全全all-in-one吧。再提醒自己一下工具和体系是应该伴随自己慢慢成长的,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