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太阳朋克

不知fedi可有在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热线做过志愿者的,我也想去,想问问体验怎么样,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我比较担心的一点是因为不是英语母语者会产生听不懂对面在说什么的尴尬,以及机构会不会对志愿者的精神健康进行考量(我不是一个可以用“心理健全”来形容的人,但是我知道自己可以处理这份工作)。

boost欢迎!

Nov 15, 2024, 22:01 · · · 7 · 4

有点长所以叠了

@BurnInAGoodWay
我在英国某援助热线做了三年其中有半年是 coordinator 对友的疑问可以给出一些答案:
英语水平很难用一个固定标准来衡量,但是一般做 listening volunteer 是不需要输出大量内容的,我的经验是能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话,经过培训之后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志愿者的精神健康在英国不会被纳入 volunteering 考量范围内除非志愿者本人认为自己无法继续处理这份工作(毕竟 charity 还是要按 Equality Act 来的),我自己在内的许多 volunteer 和 coordinator 都是非健全人/autistic/adhd 所以不会有问题!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有一定规模和运营经验的正规 charity 会有比较充足的 welfare support system 能让志愿者好好休息/destress/得到需要的帮助和缓冲

整体而言我认为是非常 rewarding 的工作,现在离开了当时工作的城市但非常想念 volunteering 的日子也经常会回去帮忙,我也是靠这段经历认识了很多朋友,并且会去做志愿者的大部分都是比较友好善良的人,很适合拓宽浅层社交圈 :ablobcatcoffee:
友有什么疑惑都可以问我,虽然因为地区不同 charity 不同所以在具体内容上会有一些出入,但是我了解的 listening service 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ablobcathappypaws:

有点长所以叠了

@manderley 谢谢香油的回答! :0b20: 很多信息很有帮助!

加拿大Crisis Line志愿者

@BurnInAGoodWay
你好!我目前在加拿大做危机热线志愿者,因为目前还在培训期没有正式独立上岗,但是已经接触实务了所以感觉可以答一下。

我选择的机构提供八十多个小时的培训然后需要志愿150小时,在培训期间如果表现特别不好会被婉拒()不过也真的学到很多!一开始培训是类似课堂seminar,分很多主题,有很多咨询技巧的学习还有roleplay,也有去现场的listening shift(旁听其他志愿者的回应),然后在开始正式进入crisis room的一段时间,每次志愿都有supervior旁听提供反馈和意见。

英语不是母语这一点的concern我之前也有,我怕对方讲话含糊一点我就听不清了,但是我发现我的local同学们也有这个concern……所以如果对方因为情绪等等原因物理上讲得不清楚,其实是志愿者共通的焦虑。不管是没听懂还是没听清,其实都可以当作锻炼clarification技巧的机会,clarify问题和情况本身就是倾听的重要一环,也可以帮助caller再次梳理自己的表达,多数时候是一件好事(但就算你真的因为听不清让对方生气了也不是天塌下来的事情……你总需要练习和进步的,这点如果机构提供roleplay机会的话会有很大改善)

然后我的机构是绝对不会审查精神健康的(这也违法),在培训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精神状况问题的人也都有,大家都有自己trauma和一些问题,甚至还有同学说过自己之前有严重物质成瘾问题。其实能不能胜任在培训和上岗初期也能看出来,如果真的是很容易burn out的人自己都会退出的。而且,作为有精神障碍的人,我反而会更加理解caller的情绪和担忧,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遇到trigger情况或者觉得overwhelmed一定要和supervisor沟通(所以一个supportive的工作环境很重要,请考察这一点,觉得不行的话不要勉强自己)

加拿大Crisis Line志愿者

@azul 非常informative!谢谢 :0b20:

太多了折了

@BurnInAGoodWay 友好,我是在国内做过相关的工作,所以语言这一块不太能给什么参考,说说工作的感受吧。
首先我做接线的工作,为期大概一年,期间前后在两个机构。工作的频率虽然都是自己选择的,但我看周围的朋友们可能都是每间隔3-4天,然后有一个大约4-6小时的工作时间(期间是几乎一直有电话打进来的这种)。所以我首先认为比较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体感来选择工作的时长,新手时期我会有一个担心是“工作不频繁的话忘记了/陌生了怎么办”但事实证明其实不太会;亲测那种不断有电话打进来的状态下可能持续2-3个小时就会有点发懵,所以慢慢上手很重要。
其次,即使是国内的(可能对“精神不太健康”有偏见的)环境里,机构也不会野蛮鉴定或者对志愿者(我们不是志愿者都是兼职咨询师/接线员)进行精神状态鉴定(?),但会很关注工作人员的self-care和self-compassion,以我自己个人的接热线和在国内做咨询的经验感受来看,接线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有过一些情绪困扰甚至是有过一些相关诊断的话,也对于我们理解来电的当事人有蛮大帮助的,例如会更敏锐地识别一些感受、生活经验方面的困扰etc,对于评估对方的状况也比较有帮助;再就是复读我前面说过的量力而行,当我们自己状态不好/在接电话的过程中很消耗的话,心里面可以有个数、设置一些紧急预案(例如和同事商量交接班、暂停工作之类)。
以及也会有定期的讨论小组和督导小组来交流,鼓励大家相互支持和培养/练习一些专业技能。上面这一点也让我想到,提前了解机构的设置、熟悉你和你的配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我自己会在选择机构的时候去重点感受一下那边的氛围,真的在感受层面上舒适了才会去。(如果友看过POI的话我记得S3有一集是911热线的接线员故事,那一集里面有一段新手接线员去和supervisor寻求支持的情节,我自己刚工作的时候就会把这个电视剧情节作为参考hhh)(为什么突然卖安利)
总之希望给友一些参考!有需要追问的话请随意dd我我尽量补充 :aru_0510:

太多了折了

@LemonadeClaire 好嘞!谢谢你的回答 :0b20: 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