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 我前段時間在小紅書上看到一位定位在美國的用戶,發貼說「為什麼會有人靠自測表就確診自己是ADHD」,並在評論裡對提到了中國醫院黑榜的用戶回覆「網友的評價也不一定準」。我看到這條後,基於想提供一個具體的例子的原因去回覆了我自己看青衫列表裡的紅榜醫院但仍不太愉快的就診體驗。

對方回了我很長一段,認為我對精神科醫生期待太高,不如去看心理諮詢,我解釋我了解精神科的就診預期、而且醫生確實帶有偏見,希望對方停止高高在上的教育。我也和對方說,我認為之所以「會有人僅靠量表就診斷自己是ADHD」,是有自我認知方面的需要,希望得到自尊,而且自我診斷並不足以讓自己得到任何藥物或者適應性措施的幫助(甚至舉例說我有朋友已經得到醫學診斷,但仍有得不到藥物的時候)。

結果,對方又質疑我有沒有做到這個那個,例如反問我「你有準備好你的發育史嗎?」「你有像我一樣和醫生解釋了自己使用過哪些方式來克服ADHD對學習的影響嗎?」云云。說自己是「想幫助我」但我「一直在發洩情緒」看來是「高敏感且不會控制情緒」。

我在收到以後覺得好笑,畢竟這條貼文本來是在批評有些個體靠自測量表就覺得自己有ADHD,可是在回覆我的時候不僅憑藉幾段對話就開始給我做精神分析和鑒定,而且還在鑒定完叫我stop being a kid。所以最後我反而完全平靜了,認為沒有必要繼續對話,因為對面根本不可能聽進去、只想給其他個體「提供幫助和建議」。對方鑒定完就拉黑我了,過了幾天更是把我們的對話全部從貼文下面刪掉了。但我真心很不希望這種貼文會讓對自己的狀況有所擔憂的個體因此畏畏縮縮,與此同時,在去看精神科前,尤其是在中國,除了要有一點關於精神科醫生普遍態度的預期,還要做一點即便是能診斷的醫生也還是可能存在對ADHD的偏見的心理準備。

Follow

@gorgeousglimmer @adhd hug友友,我本人也是看了青衫的就诊地图然后在国内确诊有两三年了,今年年初在别的地方看精神/心理科我跟医生讲说我本人有adhd然后它可能会有些并发的rsd影响,结果医生直接回我说那不是骗人的吗?在这种状况下非常难以对谈。我觉得你和这位用户的对谈可能与此也有相似之处,,adhd在很多时候是不够被重视和不够被包容的,然而adhd的自测会被认为是不靠谱的确诊方式,或许与她所在的环境有关。在美国有些人会自称adhd给自己的贪玩拖延找借口(虽然我认为这完全不是借口之类)导致或许在她的眼里这adhd得有一个强有力的病理证明才能确定--但是完全忽视环境和社会差异,,本身在这里确诊或者甚至了解自己有障碍都是很困难的,而她在表示自测无法证明什么并且开始毫无理由的分析,这完全就只是在为了反驳你的话,既无法证明“自测的adhd是否有部分可能没有障碍”也不能表示“你的精神状态有问题”,,不过无论如何我觉得对这里的医生需要抱有心理预期本身就是这个社会对adhd的不重视及轻视所导致的。希望友友别理这种人啦!!!如果对自己的状况有不太好的预感,看医生其实是帮助自己了解的,无论结果如何,请积极地去获取信息。

· · Web · 1 · 2 · 8

@FESTINALENTE 謝謝友友!好溫柔嘿 :blobcatmelt:

很認同友友說的看醫生或者僅僅是積極獲取信息都可以幫助了解自己,我自己也是在這方面受益很多。方便問一下友友是在哪裡確診的嗎?我是打算過段時間去北醫六院看,因為在那邊看抑鬱和焦慮的體驗不錯,甚至在醫院候診都會感到平靜(咦)說起來我自己看一些科普、結合我身上很常出現的情況,也覺得我是ADHD+RSD來著,好巧hhh

@gorgeousglimmer 我是在杭七确诊的啦,不过我当时还没有满18岁一个人还能去挂了儿童心理科,,而且那边是无法开专之类的药物,可能现在比较麻烦,祝你去医院能得到回馈!北六好像一直都很关注ADHD的:ablobcatheart: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