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空谈误国】
今天看到外交部说“中国没有仇日教育”的说法,觉得非常有趣。
我不知道象友们有没有观察到你共说话的方式,你共说话跟正常国家的政府机关绝对是不一样的。
比如这回,日本人要求的是中国政府管控网络上对日本人和日本的恶意贴文。
也就是说,在日本的认定当中,这些事件是民间的恶意贴文炒作的结果,官方只是失察,没管好而已。
这叫什么?这就是在给中国政府面子,尽全力淡化这件事的影响。
只可惜中国目前的政府已经失灵到连别人给的面子都接不住了。
中国的回应是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中国没有仇日教育”。这句话一抛出来我只觉得很疑惑:日本人也没有明说中国有“仇日教育”啊?怎么就不打自招了呢?
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说话方式,我将其称为“下结论”。
下结论其实是中国政府面对棘手事情时惯用的处理方法。
比如这回,中国政府面对一个棘手的局面,因为他要同时完成好几个互相矛盾的目标:他既要把日本人哄好了,免得日企逃走自己经济继续下跌;又要维护大国的面子,绝不能道歉,免得一尊和粉红们不高兴;还要继续维持国内对日本人喊打喊杀的态势,保住这个转移国内社会矛盾的最好的沙包……
那怎么办?你跺你也麻呀。
晚清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类似的盘算注定落空。
又要操弄义和团攻击洋人,免得洋人骑到自己头上;又要想办法让洋人给自己办企业、引进科技;还要维持自己的大国风范……最后的下场只能是逃出北京,去陕西避难。
但一尊的文化水平又决定了他只能重蹈覆辙,外交部也不能说什么。
还能怎么办?
只能先下个结论呗。
而且下这个结论的时候,其狼狈仓促的样子也是肉眼可见,连“深圳市民去献花”都可以作为“中国没有仇日教育”的证据,那警察和便衣将门口的鲜花收走又怎么说?
你们看一下党史就能发现这种规律:如果它在某个时间突然就抬出了一个生硬的结论,事先不讨论,事后不宣传,糊里糊涂地就过去了。那就说明他们其实面对着非常大的内部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用手里的权力强行结案。
比如邓小平先生当年要搞改革开放,但由于老毛尸骨未寒,毛氏理论和教条余威仍在,他又不能一脚踢开这些东西完全另起炉灶,只能加紧用一个“三七开”结论把所有问题赶紧解决。
但真解决了吗?我们的改开改了四十年为什么改成这个德性?不就是因为当初最需要好好论个清楚的事情稀里糊涂没了下文么?这些最关键的问题没了下文,改开还能有什么下文?
还有,一尊在2023年年初决定放开管控,之后又急匆匆开了个会,大家对着一尊歌功颂德一番,宣布抗疫取得了伟大胜利……这也是下结论的例子。因为清零捅出来的篓子和一尊的威望两者之间水火不容,只能用这种方式揭过不提。
之后大家还记得这个会么?估计只记得全力复工复产了吧?
如果你共自己真的认为清零取得了伟大胜利,按照你共的德性,至少我们还得再封三个月,用来巩固充实调整提高。
对于这种只能下结论来解决的事,最好的结果就是“后人的智慧”偷摸把问题给解决了;中间的结果就是一直拖着不能解决,成为老大难问题;最坏的结果就是问题越拖越大,最后爆炸。
我估计啊,这件事很可能会走向最坏的结果,因为外交问题不完全受你共管辖,你共的权力最多只能决定自己怎么说,但你共管不着别人怎么想,怎么做。
看看你共到时候又要给日本人下什么新的结论吧。
@RXY 崴脚部不是一直喜欢这种打太极式回答吗
想赵立坚了,还是他有节目效果
@flandre 打太极的外交部都是久远的历史了。一尊治下的外交部那可是无坚不摧,甭管什么国际规则外交礼仪通通锤个稀烂,要说武功家数更像是崆峒派的七伤拳。至于赵立坚,我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如果导演和编剧自己哑火了不知道该写什么台词,他也不见得能临场发挥出什么传世经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