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runrunrun @board

帮朋友咨询大家一个问题:

我朋友正在申请西班牙学生签证(长期),她最近两年在美国长居,现在刚刚回国。目前她缺少两份材料:美国FBI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美国国务院出具的海牙认证。 她现在在考虑要不要在缺少这两份材料的情况下去递签。

她的问题: (1)现在这种情况去递签会不会100%拒签?(2)如被拒签,会不会影响后续申根签或其他签证的申请?

感谢大家!🙏🙏

Replied to Anna

听到后面了,他说母亲、哥哥和之前跟他联系密切的亲戚对他做的事都毫不知情,但都被牵连进了警察局。他最后说自己也愧疚,但前面描述的他跟母亲的关系只让我感受到这个人的自私。

在听不明白播客对重庆标语事件当事人的采访,前面听起来还没什么问题。直到袁莉问他“家人知不知道他的打算”,他有点心虚地说其实不太知道。我一下子气血上头,对这个人的敬意生生砍去了一半。从这个事情开始他可是要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逃亡海外了,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跟全家人提前讲清楚、征得全家人的同意再行动吗?他办的英国签证也不知道能让他们一家在英国待多久,两个女儿能不能在一个地方稳定生活到成年。妻子和孩子接下来的人生都被永久改变了,而她们居然近乎于毫不知情。

又联想到事件之后警察找到并带走了他留在老家的母亲,以这个人的作风可能母亲被带走前还完全不知道儿子做了些什么。我尊敬他有追求自由的精神,可他有尊敬过至亲家人的意见和看法吗?

南周发的那篇兽父和后妈虐杀未成年女儿的报道,评论里居然还有人在人机似的背诵“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这孩子从六七岁就开始遭受虐待,艰难挺过了那么多年,每次自救或被邻里搭救之后还是被送回那个地狱。到最后孩子在痛苦中死去了,她再也没机会长大、再也见不到爱她的妈妈了。没有任何东西能弥补她遭受的不幸。如果这都不叫正义的缺席,那我不知道到底怎样才是缺席了。

海棠案的第二大正面意义,就是让大家终于开始讨论黑社会式的司法和执法现实了。

为什么每年漫展都是著名CP一对对地来但是没有一对是我磕的呀!

最近的围剿同人女事件虽然一如既往地令人绝望,但也适时地打醒了一些岁静同人女。这下大家终于明白了原来自己以为拥有的权利其实从不存在,过去的好日子只是因为幸运,而不是因为“正当”。

这个话题其实深究下去能关联到很多更沉重的现实,比如对同人女的压迫看似起于2020年的227事件,但更早之前官方对自由派知识分子、媒体、NGO的围剿难道不是一种预演? 在围剿同人女的同时放任黄网、偷拍、未成年色情,难道看不出官方在禁止女人拥有性欲的同时,也在拿女人来维稳男人的性欲? 只是很多话在墙内是禁地,明白的人无从开口,不明白的只剩茫然。同样的现实一直在不同的圈子里反复重演,没有解法,我们也只是目睹着又一个鲜活的社群被同一只手再度肢解而已。

美国文字狱的火烧到我校了,教授在课上说他被学校要求在教学大纲里去掉DEI词汇,不然就要被开除。他当时心想干脆被开除算了,但他又很想继续教课,所以他用了一些替代话术,但很难说这样会不会有后果。我在下面听得几乎要流泪了。

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每次遇到国际站队局势都待在轴心国一方。

目前看来乌克兰人民的文明素养比美国人高太多了,起码乌克兰人没有因为仗迟迟打不赢就怪到总统头上。

心血来潮重看了一遍新蝙蝠侠,发现这部三年前的片子几乎是可怕地预言了2024年底至今的美国现实。崩坏的社会系统,复仇式的枪杀掌权者,狂热支持复仇的底层民众。只不过目前的世界还处在电影开头30分钟的阶段,许多人都还在为这样的混乱叫好,也没人意识到这种混乱最后会变成那场摧毁一切的大洪水。我只知道现实里的谜语人一定躲在某个地方,等待着时机去制造一场高举正义大旗的反击,最终导致一场生灵涂炭的危机,让所有人都被迫承担代价。

坐在Shuttle Bus上被迫听中国人大声功放中文解说的美国新闻……看着车窗外飘扬的星条旗陷入恍惚

特别是无语的是老钟一边抱怨着信息泄露和电诈,一边跟美国人说注册小红书的时候上传个人身份证件很安全。

感觉是时候给洋人讲一些敏感词审核笑话了,进了内网不学一下规矩是不行的。

竟然还有人整出来一种叫鱿鱼币的虚拟货币?看看鱿鱼游戏第二季不讽刺么(看样子还是中国人整出来的这玩意

看了韩江最近的演讲内容,对她讲述的小时候发现一本光州事件摄影集这段经历有种奇异的共鸣。我在成年后的很多思考,对中国建国后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初中时在姥姥家县城的一个小书店里无意中发现的一本《夹边沟纪事》。那时的我和韩江描述的小时候的她一样,无法理解人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苦难,人为什么会被迫过上那样的生活。但我那时能找到的资料少之又少,只能在家族聚餐时在大人们聊起过去的只言片语里拼凑出一段支离破碎的历史。直到我长大,学会了使用国际互联网,我才亲眼看到那些鲜血淋漓。我不好说当年那本书改变了我多少,只是看看周围的人,我相信如果那本书不曾在我人生中出现,很多事会变得非常不同。

来这边一年多之后第一次感觉如此的不安全,之前跟朋友分享的未来计划感觉也化成泡影了。 想想去年这时候满怀希望地开始新生活,天真地相信一切都会变得更好。这才仅仅过去了十二个月,怎么好像已经物是人非时过境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