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3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虽然我完全没有语言天赋但还是在努力学习语言因为我好想离开

"大翻译运动"的目的
成员在采访中谈到了自己这么做的初衷:"希望能够让更多国家的人明白,中国人并不是和中共大外宣当中的形象一样'热情,好客,温良',而是骄傲,自大,民粹主义兴盛,残忍,嗜血,毫无同情心的集合体"。而他的目标和期盼则是:"希望全世界身具华人血统的人们能够脱离这些负面的情绪,真正和文明社会融为一体,为自己的愚昧而感到羞耻。"
即使翻译组的成员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很有意义,但翻译的过程中看到的充斥着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也常常让他们身心俱疲。"心情真的是非常糟糕的,看到的很多视频和图片让我哭了好几次,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根本没学过中文,这样就看不懂里面的内容了,甚至根本不会推送给我。"
在推特上搜索大翻译运动,还可以搜索到许多像杨涵一样没有加入别人或者组织,纯粹靠自己单打独斗在翻译的博主。当俄罗斯攻击美国资助的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谣言在中国的微博等平台上广为传播,网友辟谣被炸号,甚至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微信上的辟谣文章都被禁止分享之后,有更多的人在这个话题下表示支持。一位在战争最初翻译了几条中文评论的昵称为Lily的博主告诉记者自己在战争开始那几天完全忍受不了中文社交媒体上的言论,还会把最极端的评论告诉身边讲英文的朋友,向他们抱怨中国网民同情心的缺乏,但她现在为了精神健康着想,已经停止了翻译,也停止浏览中文社交媒体。
记者亦在一些北美华人微信群中看到了对"大翻译运动"质疑的声音。有人觉得该运动太过偏颇,因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在网络上也有性别歧视言论,偏激言论,好战言论,为什么只针对中文网络上的言论;有人觉得英文媒体,特别是最近两天,CNN, Financial Times纷纷撰文记叙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的亲俄言论是小题大做,不关注俄罗斯的侵略恶行反而责备中国网民;有人担心这样的言论传播开来之后,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打折扣,可能会加剧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有人则纯粹觉得大家都是华人,"家丑不能外扬"。
对此顾虑,接受采访的ChongLangTV社群成员表示不担心因此引起其他国家的人仇恨亚裔,"因为文明世界的人们是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会将个人与群体区分开来看待,只要我们的个人行为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程度,那么其他国家的人会非常乐意与我们交往"。杨涵则认为发现了问题,就需要揭露,而不是隐藏。他对记者说道:"我认为,俄罗斯、中国官媒的假新闻、宣传战对澳洲移民社会、国家安全的影响,关注这个问题的意义,大于所谓的对华人社区的'声誉'的影响。"
Lily表示也在微信群中看到反对"大翻译运动"的言论,但她觉得不应该"捂住"这些不当的言论。而谴责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和谴责对亚裔进行仇恨犯罪的人并不矛盾。

德国之声采访中的这段回应,更加接近于我一直以来的感受,甚至包括痛苦。局域网内部因为信息差和愚民教育影响,早就形成了与世界文明完全不同,甚至恶毒到难以想象的言论环境;我很多时候就会希望自己不识字,不明白那些话在传达怎样恶毒的思维,那些攻击对人的损伤甚至是永久性的。
所以我也不能理解认为对大陆生态系统的详实报道和反馈就会变作所谓“境外势力”的武器这样的说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这些恶毒言谈是别有用心筛选出来的,我想只要在微博呆一个月、经常翻阅热门社会新闻评论就不会有这样的认知。
真实的表述就是伤害。这是集权统治者愚弄人民、创造谎言时才会使用的话术,如果事实在伤害人,那么就去改变它,而不是掩盖它。

@beta 非常有意义,值得赞许和持续!近些年发现西方的精英政客缺心眼的现象比想象中严重:战前拜登团队竟然天真的想要北京出面阻止普京,《华邮》居然发了篇水货报道坚称北京对普京的计划不知情,更有一帮不知所谓的分析家纷纷替北京表示尴尬。最搞笑的是,战争已经打响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梦游一样的给普京打了4通电话想让其回到谈判桌,大家说这都是一帮什么玩意儿!现实是,当我在墙内连支持乌克兰的帖子都无法发出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一切的立场了。

@beta 大翻译运动轰轰烈烈。因为大部分人只要发声反对那些言论,就被炸号,所以只好向外翻译了,只能那样发声。

@beta 会因此认为所有中国人都那样愚昧和恶毒的话,可能自己的认知也是有问题的。任何国家都有让人遗憾的人和事,但在我们的祖国,恶毒和愚昧为什么能如此恬不知耻、肆意横行呢?可能才是值得思考的关键。认识恶,也是了解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这世界没有墙,只有桥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