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2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lucy

转载, 個人整理:簡中長毛象生態觀察的兩個案例(7月15號補充) 2/4

【7】類比事件插播:

推特以反爬为由禁止匿名浏览

6 月 30 日起,推特用户陆续发现无法在未登录状态下查看推文。对此,马斯克在推文中回应称,这是为应对「数据掠夺」而采取的「临时紧急措施」;「数百个组织(也许更多)正在极其活跃地抓取 推特数据,导致影响了真实用户的体验」。

7 月 1 日,马斯克进一步宣布了对于已登录用户浏览量的所谓「临时限制」:新注册未认证用户、现有未认证用户和已认证用户每天分别最多能浏览 300、600 和 6000 条推文,但将很快「提高」到 400、800 和 8000 条。

Twitter 的”反爬”措施某種意義上和最近的”豆瓣精選”事件高度相似,都是把用戶數據當作網站所有者的私產,并且隨意修改功能和規則。所以我説互聯網的發展史就是一場野蠻的圈地運動。按照某些用戶的邏輯 Twitter 也是馬斯克的私產,所以是不是他可以爲所欲爲?説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在為極權站隊。

【8】7月9號,豆瓣精選一方在telegram發文反駁:t.me/douban_read/138088?commen
其中種種反論,除了網暴和人肉外,我沒法核實。大家自行辨別。

隨後長毛象維權方發起反擊駡戰。

其實我已經不想更新了,太無聊了。雙方從輿論戰、公關戰、人肉戰又回到網絡駡街互相指摘,無非就爲了爭幾個粉絲,好取得對弱勢群體的代表權。而幾個長毛象中文站的站長也紛紛親自下臺站隊。你説長毛象歸你管,那麽其他平臺上,你向平臺方投訴就行了嘛。又是發動輿論、又是跨站人肉的... 你們不如綫下約架好了。長毛象内只要和他意見不同,那就是騷擾、攻擊、仇女、恐同,跟帽子批發市場一樣。 而不僅縱容此類惡行,還親自下場的站長,説他是土皇帝絕對恰如其分。這不是我攻擊他個人,而是在指出他的管理性質,此時他是作爲權力符號而非個人。

台灣站點亦有對此討論,即便在民主制下,你在網上公開發表的内容,是否有版權這一説,都尚有討論空間。是你自己選擇將隱私放到了公共場合,卻又要在公共場合劃分可見範圍。另一邊,推特上很多網友經常嘲諷豆瓣精選根本不精選,老搬運毫無價值的内容。何必做這种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呢?如果説像李老師那樣搬運有價值的時事,促進信息流通也就罷了。一些個人觀點、生活瑣碎,有何價值呢?既然兩方都不以盈利爲目的,在中國的審查語境下,又何須如此計較?歸根結底,不過是粉絲之爭、權力之爭、代表權之爭。

【9】bucket.alive.bar/media_attachm

這是“維權方”列舉的,“精選系” 一方的答復。(如果鏈接失效就是它刪了)
這就是爲什麽我對兩方同樣鄙視。精選系這個聲明,一會 DMCA,一會又 fair use,一會又跨性別,一會又 CC 协议。我就奇怪,這世界上有沒有哪種規則是世界共通所有人都遵守的?所以重要的從來就不是什么 DMCA、 fair use、跨性別、CC 协议,而是主張這些規則的人他有什麽樣的權利意志。所謂規則,只是讓個人的權力主張具有正當性合法性的道具罷了,當雙方都玩這個把戲的時候,整件事情就是醜陋的、惡心的。但凡有人掏出“規則”來審判你,那只是他個人企圖讓暴力合法化。

【10】轉載,其他網友對豆瓣精選事件的觀察梳理:(Shu LIn, 豆瓣精选与艾大荀及ziwendong的恩怨)這是一個系列,不過我并非當事人,其中一些事也是我未曾聽聞的,各位不妨直接移步查看。👇

matters.town/@15139150877/4096

【1】案例二:中文長毛象抵制 Meta 進駐

几乎是緊隨豆瓣精選事件之後,有人號召:

希望中文联邦宇宙站长们也多关注一下最近的状况,Meta(Facebook)极有可能在最近就发布支援与长毛象、Pleroma等应用互联的网站。凭借Meta的资源,这将会迅速导致其能够主导联邦宇宙世界(包括ActivityPub的实作、规则等)。而且Meta与中国政府的良好关系也尤其值得担心。下面是一个连署行动, 由实例管理员签名加入,声明此实例不会与Meta的新应用相连(意即直接block):fedipact.online/

這充證明了我此前的觀點:互聯網的發展史是一場野蠻的圈地運動,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制定規則馴化網民。現在眼看面臨巨頭入駐,用戶流失,各個土皇帝們急壞了。既然你們的各自的實例那麽優秀,還怕留不住用戶?還連署,不就是抱團麽?它和中國政府關係良好也不代表它就會出賣用戶,總不能做有罪推定吧?我雖然也反感 Meta 和扎克伯格,但我支持公平競爭。此外應留意,他的號召僅限中文站長,也即是說在他看來中文站長之間存在某種默契或者價值共識。而在我看來,這種默契,就是帶有簡中特色的抱團思維,畢竟哪個皇帝會愿意自己的權力流失呢?

【2】這是某人羅列的事件時間綫:

6月12日至6月15日:Meta的員工與大型Mastodon服務器的管理員進行了會議,至少包括Eugen Rochko(Mastodon的CEO,mastodon.social和mastodon.online的管理員)和Byron Miller(universeodon.com的管理員)。這次會議是在保密協議(NDA)下進行的,主要似乎是討論P92應用程序。
6月15日:有關會議和簽署保密協議的信息開始在信息流中傳播。
6月18日:@vantablack創立了fedipact,管理員可以在這裡簽名表示他們的服務器將不與Meta的服務器進行聯邦。
6月18日:Byron Miller與Meta的會議導致mastodon.art宣布他們將在一周內與universeodon.com取消聯邦。不久之後,@stux,mstdn.social的管理員立即與mastodon.art取消聯邦,但在當天晚些時候再次移除了這個封鎖並道歉。
6月23日:fosstodon.org的管理員@kev顯示了一封電子郵件,其中邀請Mastodon服務器的管理員與Meta進行一次圓桌會議,以及他拒絕參加會議的回應。
6月23日:Alex Heath為The Verge報導了這個問題。他報導說,“Meta計劃在初始發布後大約三個月引入這個階段[支援ActivityPub]。”
6月27日:Meta和Mastodon服務器管理員之間的一次非正式記錄圓桌會議計劃進行。

看到沒?服務器管理員儼然成了可以決定所在實例全體用戶命運的“國家元首”,這就是爲什麽我説所有的權威必然帶有政治色彩。

【3】在一些中文小站的站長發出邀約之後,規模比較大的中文實例 O3O.CA 站長發起了一個儼然代表全體 Mastodon 用戶的、看似民主的投票來詢問對於是否采取“實例級封禁” Meta 的“民意”,爲期一周。

結果如下:

39%正式发布日起应立即实例级封禁Threads
17%正式发布日起应立即实例级隐藏Threads
36%正式发布后有待观察再作决定
8%不应作出任何限制

然而諷刺的是,且不説他能否代表整個 Mastodon,他這個“投票”,到結束爲止僅 478 人參與,而 O3O.CA 至少有 4.8K 活躍賬戶,連他本人都有 10K 關注者,完全不具備任何有效性可言。很多用戶可能還不知道發了什麽就莫名其妙地被“代表”了。這還是在完全不考慮他的投票是否公開透明、是否存在刷票作弊、是否存在誘導性言論、以及他本人是否有資格代表用戶的基礎上得出的結果。

可以預見,以本投票為結論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和公衆意見無關,僅僅是他個人的獨斷行爲,即獨裁。

【4】結果毫無意外,在 7 月 6 號這一天,O3O.CA 的站長以 “爲了用戶好” 的名義,預防性屏蔽了所有来自 Meta 的 IP 地址。這和 GFW 簡直如出一轍,只是這回的審查是由站長個人施加給用戶的。連 ActivityPub 這種開放協議,到了中國人手上都硬能玩成獨裁。中國人什麽時候才能拆掉心中的墻?什麽時候才能斷了皇帝夢?

這再次證實,各長毛象實例的站長就是山頭林立的土皇帝,因害怕用戶流失,減損自身權威和話語權,而擅自替用戶做出決定,其“管理”本身即是獨裁。互聯網的發展史是一場野蠻的圈地運動,各自劃分勢力範圍,制定規則馴化網民。謀求對更多人的支配、操縱、影響,才是用戶/粉絲爭奪的本質。

這讓人不禁懷疑,當長毛象犧牲了如此多的中心化商業網站的特性之後,卻仍然走上了一條“人治+獨裁”的道路又有何意義呢?這些獨裁站長的存在本身就和長毛象的理念相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