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ve.bar is part of the decentralized social network powered by Mastodon.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

Server stats:

3.1K
active users

Learn more

与我周旋一二

【关于“水温变化”】前些年听很多明星从“出国方便”这个角度解释为什么换身份,还觉得有点矫情。现在想来应该是真的。因为“润”这个事情,往往并不是什么通盘考虑,而是基于个人角度的某个最直接的触动。明星/富豪因为想要“说走就走”而换护照,和中产因为子女教育而润,底层因为工资更高而润,都是很简单很直接的个人选择。与这些具体诉求相比,政治立场和对国运的理解,反倒不那么重要。就此而言,所谓“水温变化”,知识分子关心的那些东西(比如反普世价值和修宪什么的)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真正具有“人心思变”(润就是一种典型的“思变”)效果的,往往都是看起来很小,但却对个体很重要的细节。比如(由高到低)迁移自由、子女教育、打工收入。而随着各种倒行逆施政策后果的显现,在各个意想不到的领域,都会出现急剧的“水温变化”。比如有钱也买不到进口原研药,比如翻墙也用不了最先进的AI(因为国行手机不支持)。一个是肉体上的要命,一个是工作效能上的要命,这都不是不过问政治装岁月静好就能混过去的。简言之,即使生活优渥,即使收入不受影响,活在简中也越来越难。这些细节汇总起来,都不需要指向具体的政策或者政治理念,只需要有一种普遍的“不爽”,就足够“掀翻大海”了。就好比中国人根本不需要“6B4T”这样的口号,生育率垮塌就已经和韩国差不多了。

@normanzxy 非常像是《十月围城》,里面每个小人物保护孙中山,动机都很微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要推翻大清建立新秩序的伟大理想。但这些不同的小人物出于不同的理念和诉求,共同保护了孙中山,恰好说明了大势所趋。大家因为各种各样微小的理由润出去,纷纷跳船,才说明船确实在漏水(虽然未必沉),而不是有外人唱衰这艘船。

@normanzxy 虽然承认这是对的,但是我对于这种说法心里存在着不安。
而我想了想,意识到我对这件事的不舒服和不安来自于哪里了。

在于,
倘若人对于(每个人因为各自具体而独特的原因而思变)这件事的反应是理所当然,而忽视了对于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那些东西(比如反普世价值和修宪什么的),忽视了一个社会中根本性的重要价值,那么这件事就意味着,人群是可以被大量而针对性地收买的,是可以被一个个投其所好的。

而通过大量收买人群而形成的社会,根本上区别于正义的社会。
差别在于,正义的社会并不是精准地投每个人之所好,不是你喜欢甜就专门投喂给你甜,而是正义本身独立于每个个体的独特偏好,跟无数具体的偏好无关。对于社会来说,并不是因为正对每个人的胃口,所以才显得正义。
正是有这种“投每个人所好而把人留住”这种收买手段的存在,像推荐算法一样精准投喂安抚每个人的“炸”点,会扭曲对一个社会其正义的追求,阻碍社会实现正义的可能。
正如,当把稳定当作社会正义的指标时,就会以维稳出发,极尽手段进行维稳,而不是从实现正义出发。需知,稳定只是一个正义社会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反过来,通过追求稳定来实现正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以才说,“每个人出于自己的那独特的追求是否被满足而做选择,就能反映社会的样态”的这种观念,如果每个人就只是自甘于此,根本上对于那些更重要的价值的不闻不问,不作为影响自身决策的决定性考量,则是对正义感的麻木和摒弃,自绝于正义社会。ta 们在这种社会中做出的每一个赞成票,都会成为日后飞向自己的子弹。

正如文中最后所提的例子,中国人不需要6B4T的口号,生育率已经垮到韩国这个地步了。但是反过来说,那些为了抬高生育率而提出的种种手段,却往往不是什么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而都是些激励手段而已,看谁忍不住,看谁动了心。
当然,一个肯拿出各种激励手段、针对性激励的政府,固然比什么都不做还死撑着好上许多。可是这样的政府,因其实质上和啥也不做的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一个在乎解决社会问题一个不在乎,并没有在对社会正义的重要立场上区别于对方,所以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这么说有一杆子打翻所有国家之嫌,所以必须说明,对一个社会的正义性情况的判断,先于对其中各种政策的判断。如此,可以避免误伤。

一个好的社会,绝不是特别善于摩擦每个人的G点。
让每个人都过的不爽的社会,固然跟好社会无缘。但针对性让每个人都能过得爽的社会,也未见得是什么好社会。就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一种社会,通过各种非正义的手段、努力让所有人的智识特别低、认知特别奇怪,以至于特别容易满足和感到幸福(比如朝鲜)。而这种社会显然跟正义无关。他们人民幸福感超高,各种情真意切,可那又如何呢?我们不会觉得那是一个好的社会。

疼了会哭,饿了会喊,固然是某种事情的强大动力。但是,并不能、也不应该把这种机制视为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因为它可能导向另一种坏结果。这是一种十分具有风险的做法。
为了避免被这种近乎条件反射式的判断带到沟里,人需要有更具超越性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判断。

@grush 是的,理论上说,一个邪恶且聪明的独裁者,是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诉求各个击破的。比如凯撒,老兵的忠诚,普通罗马公民的爱戴,这些都是真的,再加上继任者屋大维也是有这种政治智慧的人,所以共和制度就被废掉了。邪恶/专制之所以经常能够获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问题只是在于,不可能每一任独裁者都有这样的智力和魅力,专制必然会走向灭亡,这才叫“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