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改变世界,先得知道世界是哪里出问题了。当年的传教士来中国,一眼就看出中国最需要的是医院和育婴堂,这不需要学术,只需要良心。当然学术也是很重要的,最经典的一个例子,就是斯坦福大学发展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他从2014年起在中国农村给0-3岁的婴幼儿做智商测试(此前没有人做过类似研究),发现约半数婴幼儿智力发育迟缓。而解决方案极其简单且廉价,无非是补充维生素、消灭寄生虫以及视力矫正之类。有一个测算是,对0-3岁的婴幼儿每投入1美元,未来对社会和个人的回报可达18美元。可当时中国政府对这个年龄段的投入是零。此事有个后续,就是你去搜索中国农村儿童营养问题,置顶的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2024年的一个调查报告,说是2016-2021年间中国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儿童营养不良问题迅速改善。可是“改善”这个词就很妙——为什么你会觉得需要改善呢?是打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呢?从时间线上看,这明显是罗斯高教授的功劳(如果真改善了的话)。顺便感慨两点:1、罗斯高真是巴心巴肝地为中国人考虑,既讲问题又给方案,比如中国政府的营养餐标(账面上)是3-4元,罗斯高认为这远远不够(他的测算是需要7-8元),但同时又建议可以用廉价的维生素片代替;2、他也算赶上了好时候,2014年居然还能允许外国人在中国估这么“伤体面”的调研,甚至直到2017年他还能在简中公开宣传他的研究结果和应对方案。十年前出生在中国农村的儿童,如果真能因此得到哪怕是一片维生素的国家福利,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余晖。可现在呢?现在是学生连拉屎的时间都没有,所以罗斯高当年的论点仍然成立:如果学生的健康无法获得保障,中国政府在教育上耗费的亿万投资可能会被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