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人在我评论里说「Cinderella翻译成灰姑娘就比辛德瑞拉妙」——我不知道对方是在什么意义上说这个,不过这个名字其实非常有趣。

首先说一点:英语人看到「Cinderella」的感受和我们汉语人看到看到「灰姑娘」的感受是不一致的,因为英语人压根不可能知道「Cinderella」是什么意思,而这背后涉及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跨语言词汇对比:cinder(英语) vs cendre (法语)。

Cinder 在英语中的基本是「可燃物停止燃烧后的碎块」,比如「煤渣」——这里插一句,《黑暗之魂》中的「薪王」用的词就是「Cinder」,这个其实真有点神来之笔,因为「煤渣」这样的东西确实可以具有可燃性,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燃料。

但是在英语中,这个词进一步被用来指称「燃烧的残余物」,比如「灰烬」(ashes)。这个引申跨度是比较大的,以至于《牛津英语词典》(OED)都吐槽说:「尽管在常规语言中『燃渣』(cinders)和『灰烬』(ashes)是很不一样的。」相比之下,Cendre 在法语中的基本意思直接就是「灰烬」。

而实际上,英语中的「Cinderella」就来自法语的「Cendrillon」——1697年法国作家 Charles Perrault 改编版是现代灰姑娘故事的原型——所以诡异的事情出现了:对于一个不懂词源的英语人而言,看到「Cinderella」,他脑中第一个蹦出的形象很可能是「煤渣、碎煤块」,而不是「灰烬」。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英语人看到「Cinderella」的感受和我们汉语人看到看到「灰姑娘」的感受是不一致的。

另外扯一句,英语人非常喜欢瞎拆词。比如我以前吐槽过的,「汉堡包」(hamburger)本义其实是「汉堡人」,作为食物名称原始意义其实是「用汉堡人的牛排做的三明治」——但是后来美国人瞎拆词,硬生生把「ham」和「burger」拆开,然后发明出「芝士堡」(cheeseburger)这样的词来。

与之类似,美国人看到「Cinderella」也开始瞎拆了,以至于最终在美国人的作品中,灰姑娘的名字叫「Ella」。对此,我无话可说。

Follow

@nanxuan 美好的知识增加了!

· · Web · 0 · 0 · 0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