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最近李玟过世成为全民关注的事情,大家悼念她,缅怀过去的时光,这些都很值得也应该做。但还有一片海量的、铺天盖地的抑郁症科普,实在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口——

仿佛李玟的去世给了世人一个警醒——抑郁症是自杀的一大死因。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过于单薄的结论。前几天转发了澎湃的文章《抑郁症,被用来解释个体自杀的心理学工具》,也是想表达类似的不同意,抑郁症和自杀,都是某种结果,不是原因。

只是,作为助人工作者,仍不断被类似的科普信息环绕,实在令人担心,“抑郁症导致自杀”这样的认识随着一轮一轮科普过于深入人心,让人不再探究“是什么让人自杀”、“是什么让人得抑郁症”,人世间有太多「值得」自杀的了,抑郁症恰恰是那个最被误会的「原因」。

有哪吒式的自杀,少年剔肉还骨以求脱离与生身父母的畸形关系;有英勇就义的自杀,行动者在浪潮中以身死明志;有讨薪式的自杀,公平正义求不得不如一死;有农村女性的自杀,被吃人的父权社会绞杀不如生命自决;有老人的自杀,病痛缠身,来日无多,早死早解脱;有年轻人相约自杀;有躲债的自杀;这些各种自杀,读来读去,多是“被逼死的”,倘若这些自杀者中真的有抑郁症,那也只是“被逼得没有活路”了的一个结果……

可是,“ta自杀了,原来ta得了抑郁症”,这样的叙事,抹杀了自杀背后的一切一切,只留了个悬浮在中间的“抑郁症”,可有几人多追问一句,为什么得了抑郁症?

生死观本就涉及「人何以活着」这样的大哉问,但这却成了难以讨论的话题。助人工作者,好像协助人求生,更好的活着是天然的职业伦理。但是,在公共层面的讨论中,“活着大于一切”真的该成为绝对真理吗?

我们惋惜一个人的自杀死亡,悼念她,珍惜生命;但关于生死的讨论,关于为何生,为何死的讨论,能不能多一些维度呢?

· · Web · 0 · 1 · 1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