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因为有太多人在讨论,所以也去看了那个和上野的对谈视频。我觉得挺好的。以下涉及视频内容,可能很长,可能会冒犯人,预警一下。 

整个视频和其评论仿佛有个别名,叫做“完美的和不完美的女权主义者”。如果说之前女性受困的是“不像个女人”“不是个好妻子或好母亲”,现在则是同时还受困于“不够女权”。我认为她们三个是很真诚地在这一点上感到困惑并寻求回应,建议或认可,而谩骂其实也呼应了这种困惑。

她们问“是因为被男性伤害过吗,还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自己当时在偶像剧里制造的美丽肥皂泡里期待爱情,而上野甚至不是“无所谓”,是明确的拒绝。于是疑问是否有什么契机是完全可理解的,相比“应该使用更尊重的问法”,我觉得重点在于为什么觉得这种问法很冒犯。也许因为揭露伤害本身是私密的,也许因为在完美的女权框架里“被男人伤害”这件事是可耻的,也许因为“为什么不能没有理由呢”。这甚至可以展开聊。但如果一味想着不要冒犯,深入的对话并无法推进,毕竟这不是朋友间的寒暄,是基于话题的交流,那么去问自己想问的,去面对自己可能回避的,这是一种真实。甚至我们应该有更尖锐的问题,并不一定使用尖锐的表达方式。因为启示性的瞬间就是在伤口里冒出来的。想要温和有礼毫无冲突符合评价标准,那这种对话不是只有虚伪吗?

那么确实,是有契机的,就是母亲的婚姻不幸福。于是上野也回问了:当面对自己的父母时,你们真的会想“他们很幸福,所以我想和他们一样吗?”,同样的体验引起的不同反应,这不是很好的对话吗?

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理论与体验哪个先行。上野是体验先行,而三位姑娘认识到自己是理论先行,这一点后来上野千鹤子也有再次提及。理论先行的问题是没有感知来补足,空乏而容易产生幻觉和困惑,即要么傲慢,以为已经理解一切,不在乎无法被概括的个体和现实;要么自卑,条条对应着来生活以符合理论。这就是三位姑娘的状态,“我是不是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在这个基础上鄙视链就会产生,你符合得越多就越在上层。

然而这些理论本来为的是什么呢?是重获女性被压抑下无法做到的真诚,是拥有更多选项以更能舒展和自由,是让女性甚至一切边缘和弱势者活得更幸福。谁是按照理论来幸福的吗?连上野千鹤子本人恐怕也不是。当大家批评三位姑娘太理论先行的时候,也相当地站在理论高地上,忽视了她们也是基于自身经历诚恳地提出了问题,她们也是鲜活的女性个体,也是对谈的主角,她们的探索和局限性也相当能反映问题;当大家尊重上野千鹤子到有些捧上神坛的时候,说她是母亲、是权威,说她降维兼容,说这三位姑娘是在丢脸,这反而背离了她,就像最后那句“我哪知道”。

上野说“我不理解年轻女性观众为什么要喷你,你花了足足四年去判断丈夫是不是值得信赖,这多了不起啊”,能够看到她们中间有人在抹眼泪。那个含义是一种可能会被嘲讽的委屈,叫做“如果我真的努力在这个过程里获得了幸福,是否仅凭这一点我就不是合格的女性主义者了呢?”,是这种委屈被看到了甚至认可了。我们没有类似的委屈吗,如果我谈恋爱,如果我和男人性交,如果我让男性请吃饭,我是不是不女权?这种既权威又私密的“看到”,我觉得也是意义所在。

我们需要的是让能够选择且不愿意进入婚姻的人,真诚地面对自己而不被环境强迫,走向自己的自由,活得更幸福;让没有选择的人有选择。我们需要的是有更完善的环境和制度,看到更多人,给予更多的保障和更多的路。所谓主义也是要帮助女性实现自己而非从另一方面排斥和束缚自己。一个人的自身感受是没有任何主义可以否定的,同时,就像不能把一切归结于个人意志和心理问题,环境就是不可忽略,人无法突破不应被过分批评。正因为如此,能够迈出那一步,甚至只是尝试着要迈出那一步都是可贵的勇敢吧。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理由要指责她们。

相比之下,似乎北大这个噱头式的标签才更让我困惑。它代表了什么?是否“北大”和“女性主义”和“上野千鹤子”加起来,就给人一种直感,仿佛要树一个权威的典范式的女性主义标杆,结果却不是这个结果,所以引人批评?这个标签仿佛佐证了她们的困境,想要在学业的评价体系里获得一些位置,想要在女性主义的评价体系里获得一些位置,得不到的恐惧,得到了的攥紧,然而这代表了什么呢?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