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yaaaaa boosted

大概在五六年前,猛读博尔赫斯那会儿,习惯在第一个微博号上写下「对称与循环是自然界最高的美」这样的语句。最近一直有一种深深的体会,看这些新闻,不管是企业离开,还是个人离开,像是在现实意义中体会到了那种对称,你会将开放与关闭,走进与离开,门打开了与门关上了,这些时间点一一对应起来。如果你将时间折叠起来,在某一个中心点上,刚好形成了对称。当年记录下「天上的河流是月光的倒影」这句话时,从来没想过,会从现实中感知到这一切。

freyaaaaa boosted

林夕并没有停止创作噢。他在佛学上的精进,引导他的创作,从成人抒情转向关怀社会大众。发轫于东南亚的人间佛教,认为想要普渡苍生,改善底层人们的生活,就应该积极入世,参与社会运动,甚至不惜抗衡当权者。宗教不是劝人麻木,而是抛洒出一片赤诚与热血。
林夕19年关心香港返送中运动而参与创作的歌曲《双城记》,歌词几乎不用转换,就可以贴合当下正在经历防疫乱象的我们。因为无论哪座城市的居民,香港或上海,我们都在面对同样的暴政。

「有心的人 原罪是没本事谄媚 / 无脸的人 受不起被喂饱的恩惠 / 有梦的人 再也没有自由闭嘴」

「历史总在轮回 / 哪里没纪念碑 / 哪种悲情更悲」

「寒蝉只能 在沉默中爆发 / 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

「寒蝉只能 在沉默中爆发 / 冷血是冷血者的大麻」

「他们用黑手打压 / 赤裸裸施行家法 / 无耻逼迫出无畏的人 / 在权威之下 / 无权说害怕」

「就看谁更快崩塌 / 白色恐怖最怕光明正大」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這小島已不是我地頭

載不動許多愁

freyaaaaa boosted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你去阅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部作品,看完之后好像觉得很厉害,但是又不知道厉害在哪里,不知道如何讲出来,满脑子就只有一个词:「牛逼」。再问剩下的,讲不出来了。
其实这种事太正常了,这是一个如此普遍的现象,普遍到连李安在看完伯格曼的《处女泉》后都能讲出来那句著名的:「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这事情倒也没什么,去体会一部作品,第一次时似懂非懂也没关系。如果别人觉得牛逼但又不知道牛逼在哪,也是很正常的事。以我个人的体会来看,当一部作品的精神与你个人的精神越贴近,你就越更容易理解。杨德昌的《一一》被所有人理解,是因为杨德昌表露了现代都市行色各异人的困境,你很容易将自我放在放在NJ,放在敏敏,放在婷婷,放在简洋洋上(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这么想,笑)。你理解了角色,也就理解了自我。理解了自我,也就理解了作品。
除此之外,往往需要时间去沉淀,作者创作出来,花费了时间与精力,燃烧了自我去表达,不是花那几小时几天就能轻易弄懂。去体会一部作品所构建给你的精神世界,让你体会到的那个状态,也并非是像食欲或性欲般简单的刺激,如果你看完一部作品后获得的那种震撼在短时间内很快消散,那你真的需要好好想一想,你究竟从中获得了什么,为什么之后又会抓不住那种感受。
你需要长期地,反复地,从那部作品中不断获得新的感受,如果有什么东西在时间的长河中消散了,就尝试重新去抓取,而后,才能逐渐开始理解那部作品。讲过数次,第一次读完《百年孤独》时,正巧碰到雨季,那年秋天下了整整一个月的雨,最后合上这本书的那一刻我说不出一个字来,整座城市像是那个无穷无尽下着雨的马孔多,我有一整个礼拜没有张过口,和人讲过一句话。
但,虽然讲第一次读完后带给我如此的震撼,我仍在试图从中发现出新的内容,在尝试如何去理解每一个角色在每一个时刻所处的处境,而那些处境又是否和我有关。我看过无数尸体后,才明白那列运送着尸体看不到尽头的火车意味着什么。看过怎么洗都洗不干净的血渍之后,才明白那场下了无穷无尽地雨却怎么都洗不干净的广场意味着什么。还有最贴近我精神状态的一次,是在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六年后。我一直试图去理解上校烧制小金鱼这个行为,直到有一刻,有一个冬天,当我的生活卡在那里走不出去,我将那个阳台想象成那个炼金房,为了不迫使我跳下去,我必须要反复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将金块炼造成小金鱼,再将其融化的过程。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上校会在那个炼金房里一遍又一遍把金块熔炼成小金鱼,而后又重新融化,将自己刻在那里,创造,然后毁灭,然后重新开始这一切。
距离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已经有十一年了,第一次读的时候,隐约会抓住到那种苍老的感受,像是站在山顶上看着村庄建起,人来人往,繁荣,衰败,复兴,毁灭。但直到今年好像才体会到那种命定的悲剧,那种不受时间控制,一眼望去结局的瞬间。而之所以最终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还是因为你终于从现实中看到了这一切,你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马孔多的毁灭是个命定的事。
而这些,对于十年前的那个我而言太超前,没有想过那个我之后会看到这些,如果当年讲不出来话的震撼过去了,没有试图重新去抓一下,其实过去了也就是过去了。

freyaaaaa boosted

《中式没品笑话百科|如何成为“新青年”?》

作者:陈独秀 IP属地:上海
...

阅读全文:🔗 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

#中国数字时代

freyaaaaa boosted

@chiwicode 确实有这类社科研究,但我建议先彻底了解一下“墙”的方方面面。很多随之而来的人性结果都是必然,但是了解透了就有可能改变。
这里推荐一本在这方面分析和研究得非常全面的书: 《墙国志:中国如何控制网络》 evernote.com/l/ATt5ZJiidNFFT6J
感谢提供电子版的朋友 @hideo
如果有条件建议买实体书: books.com.tw/products/00108591

重新看完了《不割席》,止不住地淚流。

ptsd般似乎回到了兩年半之前在加拿大,每天早上醒來fb首頁都充滿了致鬱的新聞,總是要在床上流淚讀完才支撐自己起來。如今那種醒來的昏沈對撞現實的窒息再次襲來,彷彿所處並非人間。那時還並未充分理解為何如此,只是為我所熟悉的地方面目全非而痛心,然後漸漸發現,面目全非的並非只有城市的表面。

還記得2020年11月的時候在加拿大看了Joker,裏面千瘡百孔,野火縱橫,民不聊生的城市讓我淚流滿面,是同行的清華的同學所不能理解的。

走 終究還是會走的

何以 這土地 淚再流

youtu.be/BpS-Y7ndNeQ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