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Generations
还有一本听完没写的,是Generations。这本书也挺好玩,讲了美国现在的六个世代,他们的特点,他们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对社会的影响。
这个表和书上的六代不完全对应,但大致差不多了
* The Silent Generation — born 1925-1945.
* Baby Boomer Generation — born 1946-1964.
* Generation X — born 1965-1980.
* Generation Y / millennium — born 1981-1996.
* Generation Z — born 1997-2012
* Generation Alpha — born 2013-2025.

书里说几个重要的趋势,是slow life和individualism。 慢生活指的不是生活节奏慢,而是整个人生的节拍拉长了。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长大,在学校里待更长的时间,结婚生孩子更晚,等等。所以有时候做横向比较,“我25岁的时候买不起房,而我爷爷25岁已经有房有车有娃了”,除了制造焦虑,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意义。因为25岁可能是娃刚刚读完硕士,事业刚刚开始起步而已,而他爷爷可能从16岁已经开始工作了。

个人主义则是另外一点。整体来说大众开始关注个人的表达,所以大家上班衣着越来越casual,小孩子起名越来越要“与众不同”,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推迟了结婚生子,甚至决定不生孩子,离婚率和重组家庭率高,等等。这些其实不应该被当作“问题”来看,而应该视之为“趋势”。了解它,接受它。

女性权益也影响了社会发展的走向。整体社会越来越卷,因为社媒和consumerism(也是individualism的作用的一个方向),更多人不再局限于和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花费也越来越大。女性在争取同工同酬的过程中,也开始被expect能够撑起家庭收入的一半。因为女性出去工作了,对孩子养育的要求就重在精而不是多了,同时child care provider也必须跟上了。等等等等,这些都是在互相作用力下拉扯着发展到了我们当今的社会。

作为一个Gen X,书里讲的很多观察都非常relatable。 作者说,Gen X是第一代电视儿童(所以被广告洗脑严重哈),同时也是最后一代手写作文的,最后一代拥有analogue childhood,比如磁带,纸板书,and the boredom came with it的人。 但我们又是最早一代在青少年接触到电脑和网络的人。几乎可算是在飞速发展的社会里转承上下的中间一代。所以在各种generations之间互相diss的口水战中被遗忘的夹层,就好像是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里被忽视的老二老三。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因为我们那时候看电视没太多选择,电视台放什么是什么,所以是最后有unified pop culture experience的一代。到了我们下一代,他们已经有了各自非常personalized的接受信息的渠道,所以他们的pop culture已经和我们不一样了。听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又在同时复习Ready Player One,想到里面海量的80年代的pop culture reference,正好就是Gen X,完全吻合。

这个书吧,里面的观察和总结都可算系统化的梳理出来我平常好多模糊的感受,以及更重要的,能够给我整理出一个“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开卷有益,但有时候也是有点闷哈。不能算是娱乐,但也是值得翻一下的书。

· · Web · 0 · 5 · 5
Sign in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versation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