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特别痛苦…每次和学金融的朋友出去玩,作为朋友吃喝玩乐确实很快乐,可一旦涉及到思维层面的交流就会让人难受。而我又不是一个可以在当下就立刻做出反击的人,况且也有很多细微之处,当下的感受不对,需要反复思索才能明白问题的根源,所以也无法在当下给出反应。也所以每次聚会之后,都要一个人花很久的时间平复内心。

原来我说的话,共同经历的很多情绪,只有我在认真,而人都只是在经过时拿起来当点缀自我的时尚新品。我选择避害,而大多数人趋利。但也许,是你们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对此认真吧。

上一条之外,再写两件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的职场旧事。我写这个,倒不是想揪旧事不忘,也不在乎曾经稍微刺痛过我的人了。而是想提供一些我希望我自己,在是大学生、实习生、或者职业早期能够读到的东西。它既不是关于进步和升职的职场叙事,也不是什么那种不是心灵鸡汤的职场经验。我是希望讲个很简单的道理:“职场是个随机性事件,有时候,哪怕你受到的批评,它也不是你的错,甚至不关你的事”。

做记者时,有一次我出差去杭州参加一个大公司的群访。

采访完,我编辑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采访情况,我简单汇报两句,她劈头盖脸地一阵批评,说我白跑一趟、说我没有采到有效信息,说我没有问题意识……结论是,以后我出访的采访提纲也要先和她过一遍。她是一个语速很快、说话如连环炮,且性格极其强势的人。我当时非常非常失落和伤心,当时的我全盘接受了她的批评,认为自己是个很糟糕的记者,浪费了一次采访机会,让编辑失望,边哭边赶路回北京。

几个月之后,是我们公司的春节年会。年会上,有一个环节,是播放拍摄编辑记者的日常工作的紧张状态。其中播放的一段工作vlog,就是我编辑。视频的内容,居然就是当时她对我的批评。摄影师镜头视角下,摄影师来到她的工位前,问她一般怎么指导记者工作,然后她拿起手机,想了一秒,就给我打电话。展示出来的内容,完全剪掉了我的回答,而她的“伶牙俐齿”的虎狼之词,甚至被剪辑成了综艺版的、很多刻意戏剧化字幕。

我这才惊悟,这段批评与其说是为了教训我,不如说是为了展示她如何教训人。

看完,大家,哇,可真是“厉害”的编辑呢!那个年会之后,我回家又哭了很久,觉得很委屈。哎,我这个爱哭鬼在那份工作上真的很经常哭。其实那之后,我为那一次采访介怀愧疚很久。如今我认真回想,我的提纲在多大程度上糟糕到匹配她对我的恶语相向?或许当时我是经验不足的记者,但远没有差到那般地步。以及,我才意识到,从那之后,即使我真的有提前给她发我的提纲,但是她也并没有真正的给我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另一件事。

某年我参加博鳌论坛的采访工作,和公司里另一位非常非常出名的前辈记者一起。这位前辈恰好也是我的校友和同门师姐。

在博鳌会场,海南电视台的记者举着麦克风,来采访其他媒体记者,问对海南以及这次会议的感受等等。我当然也不是出头鸟,就往师姐身后躲。但是这位师姐对我说,齐姜,你应该去。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咱们媒体的机会,给咱们公司打打广告(我前供职媒体是付费订阅制,所以)。

当时我把前辈记者都当领导看,让我干啥,我一般都觉得义不容辞,所以我就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师姐也是好意,拍了一张我接受采访的照片,发到工作群里。

那一瞬间,我编辑就给我打电话,吼着质问我,凭什么代表公司接受采访,我是否申报流程备案等等。我吓坏了,当时感觉接电话的手都麻了,我赶紧说我不知道有这样的流程,是XX师姐记者让我接受采访的,我要不要去试试给电视台的人挽回一下,说不要放我的内容。我太惊恐了,就打开扬声器,向站在我身边的XX师姐求救,说,“XX你帮我给我编辑说一下,我不是故意违反公司规定的。”

XX师姐很好,结过我的手机,立刻给我编辑说,“啊,是我让齐姜接受采访的呀,我在场啊,她讲的挺好啊blah blah,你别那么紧张。”

扬声器还开着,我就僵硬地站在一旁,听见我编辑从电话里对她说(以下是我这辈子想忘都忘不了的原话):“这种新记者你不打压,以后她气焰比你都嚣张。今天接受了电视台采访,以后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不同于我张牙舞爪的网络性格,那时候我在职场中刻意低调,是依从性很高的人,绝不是高调的类型,以至于离职后的我前同事变成我朋友后,惊叹我的第二人格:“omg我一直以为你是很乖的人”。她把“打压”说出来其实也毫无必要,因为当时我对她有种言听计从又怕又崇拜的心情)

这两件事是我那段职业中每每想起都有些不适的小事。但我也要公允地说,那是我珍视的一段职业经历。首先,那家公司仍然是中国少见和稀缺的好媒体、是我自己现在还会付费订阅的媒体。我有很多优秀的同事慷慨地教会我很多事,让我从一个什么都写不好的小菜鸟一度变成稿王(工资太低了我纯粹是为了稿费以及有点恐惧心理驱动)。我现在一些最好的朋友也是当时的同事——但我们友情的起点源自我们的辞职哈哈哈。当然也有很多遗憾,我原本的设想是在那家媒体沉下心来成为像我师姐那样的优秀的记者,但是我没有能做到,只呆了很短暂的时间,成为我内心真正的难以释怀。当然我离开的原因极其复杂,且和这位编辑无关。直到今天,当时写的稿子,尤其是那些写得不好的,仍然在夜深人静时阴魂不散,让我面红耳赤。那位编辑,我依然觉得她是个优秀的记者,也给过我很多启发和指导。远距离地看,她或许也有可取之处,或许她只是不适合做领导或同事。从她的视角上看,上述两件事她当然一定自有她的合理原因,我也不想纠结。回到最初,我为什么进这个组而不是另外的组,报道什么选题跟什么行业,很多安排并不是我的选择,而当时的我也没有能力判断或选择。

职业就是这样的随机,人和人之间也是莫名其妙。是化学反应,还是不经意间丢下的骰子,成败亲疏其实都不受个人掌控。如果我可以穿越回几年前,我只想让我自己放轻松些,我当年的那些紧张真的都毫无必要。

在朋友圈看到曾经的记者朋友又巧合地站在了Columbia的现场,又一次被去现场在现场的状态狠狠吸引了。我丧失过好多次在现场的机会,只发生在当下的事是无法被回溯的,所以也有许多的遗憾。对我来说,在现场不是一种魅力,那就是好奇心驱使的天然冲动,想要提问想要参与想要传递。

如果一定要合理化我的现在,那一定是现在的退一步是为了未来更多的在场。

如果可以的话,想在接下来几年的时间过时间不够用的生活。绝对的忙碌和无所事事都是最好的状态,被忙碌和休闲夹在中间是最难受的时候。

我觉得我是通过某种对比发现一些问题的,就是,我跟要好的女性朋友相处,我们总是对彼此充满了好奇和关心,我们关心各自最近生活经历了什么,导致了什么样的心理变化,我们耐心地倾听真诚地表达,并从中感受到高度的亲密。
因为有这样的体验打底,是很容易发现跟异性相处时的不对劲的,男人身上那种狡黠、短视、利己和永远都想要让我为他所用的小心思,在真诚的对比下实在不堪一击。

最近每天都在意识到要跟一些朋友说再见了

今天听了她乡 @womenoverseas 组织的Xinxin的求职分享会,做了很多笔记,最宝贵的就是(作为被PUA已久的东亚女宝)求职中心态的转变:

✨ 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知道自己是一个持续进步的状态,明确下面需要进步什么就好
✨ 找工作是一个说服的过程,不是匹配的过程

以及我最担心的network:
✨ 以自己出发,以自己为主:聊不来的人不用硬聊,去找能聊的人
✨ 等我成为更厉害的人了,我也会帮助更多的人 :ablobcatheartsqueeze: :ablobcatheartsqueeze:
✨ 我既然会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别人或者说好人当然也会愿意帮助我的(所以我也来分享!)

感谢她乡组织,特别是最后超出时长的聊天会非常开心,姐妹们好温暖,期待更多这样的活动!

Show older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