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读了大量原耽(大量,指大于我读原本该读的书的量),但仍然更倾向于在一般向作品(不以爱情作为主要线索的各类小说)中强行找糖。
这其中的部分差异可能是在于写作目的的差异,在原耽(或者是普遍意义上的言情类读物)中,读者非常确信A和B将要被撮合在一起,顶多在加几个横插一脚的配角。于是作者不得不为这种撮合制造契机,整体叙事逻辑变为顺序时间线上的恋爱故事:发生了某事、共同经历了某事、误解了某事,最终在一起或分手的一对情侣。
而在一般向作品和现实中,“糖”的存在乃至爱意的产生,并不包含这种逻辑性。不带有撮合含义的普通叙事,反而能为我带来发掘文本的快乐。
接下来举的例子和上述论点毫无关联,仅仅是这段时间看到一些故事的体会。
以刚刚看完的《小魔女学园》为例,其编剧水平大约在5-8.5之间反复横跳,同理也非常影响人物塑造的水平,但高光时刻也相当高光。洛蒂身世长相才能都是普通配置,还常年戴着一副屏蔽眼睛的眼镜(不是),是这个架空世界中某长篇奇幻爱情冒险小说的忠实读者,显然算是怀揣少女心的角色。在其中一集里,主角团潜入贵族宴会,阴差阳错之下放出了一只魔法蜜蜂(其功效是咬人一口就能让这人爱上ta接下来见到的第一个人)。于是蜜蜂大杀特杀,三位帅气的公子哥都对灰姑娘一般的洛蒂一见钟情,使出浑身解数想追求她。然而故事结尾,魔法蜜蜂被干掉,力量消散,公子哥们意识到眼前的女孩并不是蜜蜂滤镜下的大美女,因此又兴味索然地散去——除了其中一位。这位准男配看到真实的洛蒂并没有失望,而是邀请她周末一起出去玩。
这条好像要变成浪漫故事的支线并没有继续推进下去。镜头一转,场景切换到小魔女们的寝室里,被问到周末要不要和这位男配出去玩时,洛蒂摇头:很高兴他能邀请我,但是没喜欢上对方还跑去约会的话太没礼貌了。
带来类似感受的还有前段时间看的知名日系长篇推理青春小说(不是)。女主角(中学生)在图书馆学习时被流氓骚扰,意外被平时毫无存在感也没什么交集的男同学搭救,于是两人一起走路回家。被搭救的那一刻时,女主角好像感受到了同学身上的某种光芒,有一瞬间的心动,但走着走着,这种青春期里常常冒出来的小念头就逐渐消散了。

#

补这个月的一些吃饭感想。下饭视频:凉宫春日+汪星人的神秘生活(这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

1 团长vs榎木津,写着“名侦探”(不是)的三角锥,身边的吐槽役(也不是),行动的取向,也算是小半个所在世界观的任性神明了。

2 古虚视角下的原作古泉塑造
——论社团成员们对阿虚多少有些苗头的暧昧感(或者说明恋)。这些人身怀秘密、肩负重任,潜伏在一所普通高中里,每天不得不绕着任性的神明转悠,不远不近,却能把这些秘密与禁止事项和阿虚诉说,恐怕说出秘密的那一刻就已经突破了普通同学的界线。
古泉这人塑造得极其神秘转校生,也没什么校园浪漫故事好分享,只能过一边打怪一边内斗的(高级)社畜生活,这充分说明,神是公平的(?)。读者也是公平的,所以想要看维持着稳定笑容、做任何事情都轻而易举的角色陷入苦恋啊。
再回过头来看阵营立场,他所在的机关是最贴合现实的,但同时也是更虚无的:普通男子高中生在闭锁空间里使用超能力[限定],这件事使得整个世界都荒谬起来。是否从对方的反应中得到了肯定答复呢?如果他也觉得难以置信,反而印证了看似维持着正常规则的世界的真实……

#

出于各种原因,跑去读了《冷酷的平衡》,阅读过程中需要AC娘表情包才能传递出心态变化。
因为算式/平衡,因为外貌,因为楚楚可怜,因为命运的捉弄,因为兄长的地位。这描绘的并非冷酷的平衡,而是相当有“人性”的人。
这些矛盾太隐蔽了,甚至使人想车一张以之为原型、反杀了驾驶员的软妹卡。你看,他甚至把武器放下了。

叙事的转向:
宛如一本相对好读的教材,作者对学者、作品的选用显然也是有一部分自身学科态度的。但真的很好读。(所以啥时候能让我找个地方标记一下书)

alive.bar

你好,欢迎使用 alive.bar 社交媒体实例。 alive.bar 仅仅是一个服务器位于美国的网站,它使用了「长毛象(Mastodon)」服务。